正方形面积的另一个公式(D14)

其实早在六年级之前就已经学习过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且所有学生都知道——“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今天我们遇到一道题,一个圆内放着一个“单脚着地”的正方形,只给了一个圆的半径是5cm,求外围的面积。这道题放在了《圆的面积(二)》这节课后习题的最后一道题,可想他这个图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但是抑制不住学生求知的心理。

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会讲的老师不讲。这道题思路也不用多说,学生都知道,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外围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也不用说,因为给半径了。关键点就是正方形的面积了,关键我们不知道边长,怎么求正方形的面积?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正方形的面积就是边长乘边长,而现在没有,那就没办法求了。在这里老师的作用就应该出现了,适度的引导,从已知想可知,最终转化为:知道正方形对角线一半的长度,怎么求正方形的面积?这时候会有一半的学生有思路,因为图中已经画出来上下两个三角形的形状,而上下两个三角形又是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起初学生是很难看出来的,都知道是个等腰的,后来一步步让他们在大胆猜测发现了最终的结果)。既然得出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了,那么上下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也随之就解出来了。

我顺势利导,把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都补充完整了。顺便问了学生们也比较诧异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个正方形还有一个面积公式,你能从这个例子中找到吗?这可一下子调动了爱动脑筋同学的兴趣,有几个孩子一下子瞪大了眼睛开始大胆的猜测——对角线x对角线?对角线x半径x2?最后还真的有人猜对了,对角线乘积的一半,猜测过后紧接着验证,准确无疑。再一次让他们对我刮目相看,这时候有几个孩子投来了“数学老师真厉害”的目光,有时候想,数学老师是很好让学生崇拜你的,整几个他们懂又不懂的公式,整几个数学史上的小故事,整几个考察智力的题,甚至整几个脑筋急转弯都可以让他们对你刮目相看。记得疫情期间看过一个老师解读八卦图上的数学知识的视频,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崇拜的例子。

将崇拜进行到底。下一个题原本很简单,一个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圆和正方形的面积。但是,我改变了这个题,求“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首先回顾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然后开始这个题,这个题我没有留给学生写的时间,而是直接讲解的,因为我知道他们一定会算出来两个图形的面积,然后相除,约分得出最后的结果。我是带着公式直接计算的“派r平方÷2rx2r”最后可以约分等于四分之派,带着这个结果,让学生看,发现了什么?四分之派是一个什么样的数?什么样的数?什么样的数?是一个固定的数,不会改变的数,最终引导出来不管多么大的正方形,只要里面是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总是正方形的四分之派。


讲解课后习题中较难的题确实容易提起某些同学的兴趣,当然也可以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就是崇拜的目光,但是一定要引导准确,不能全部一下子告诉学生,需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循循善诱,要不然只会适得其反,最后既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没有把教学任务完成,多用鼓励性语言去深入引导。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方形面积的另一个公式(D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