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规则UTF-8 和 UTF-16的区别

UTF-8 和 UTF-16 的设计背景与历史

为了更好地理解 UTF-8 和 UTF-16 的设计选择和背景,以下是两种编码方案的历史、设计动机和它们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Unicode 的背景

在 Unicode 之前,不同的字符集和编码方案使得跨平台和国际化的文本处理变得复杂且难以维护。例如,ASCII 只能表示 128 个字符,无法满足处理全球所有文字的需求。不同的语言和地区有各自的编码方案,导致了“乱码”和“代码页地狱”等问题。

为了统一全球文字的编码,Unicode 联盟于 1991 年发布了 Unicode 标准,旨在为每一个字符分配唯一的编码点,并定义了一套通用的字符编码体系。

UTF-8 的设计背景与历史

设计背景
  1. 目标: 为了有效地编码所有 Unicode 字符,同时保持对 ASCII 的完全兼容。
  2. 网络友好: 需要一种适合于文件和网络传输的编码方案,因为许多互联网协议(如 HTTP 和 SMTP)基于 ASCII。
  3. 可变长度: 能够紧凑地表示不同语言的字符,尤其是对于占主导地位的英语字符集,应该高效。
  4. 逐字节处理: 允许通过单字节处理机制进行解码,这对于流媒体和网络数据包的处理特别重要。
历史
  • 发明时间: UTF-8 于 1992 年由 Ken Thompson 和 Rob Pike 在贝尔实验室发明。
  • 发表: 1993 年,UTF-8 被正式提出,并且在 RFC 2277 中定义为“用于所有文本 MIME 内容的标准格式”。
  • 采用: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UTF-8 被广泛采用,尤其在 web 技术和电子邮件传输中。
设计特色
  1. A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原理,网络,编码,Byte,string,UTF-8,UTF-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