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澔【468】中国人不信神,这是从皇帝的孙子颛顼传下的政治遗产——绝天地通2021-11-02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华杉详解

孔子诲人不倦,但有四件事从来不跟学生讲,也不跟别人讨论的:怪、力、乱、神。

“怪”,是怪异之事。什么木怪石怪,山精水怪,比如现在谁要说尼斯湖水怪,孔子是不会参与讨论的。或者20世纪80年代很火过一阵子特异功能,孔子也是不会提的。这叫“语常不语怪”。只讲日用常行,不讲怪异神迹。

“力”,是勇力。那时候人们常谈的是一个大力士,叫奡(aò),说他能陆地推舟,冲锋陷阵。这样的事,孔子避而不谈。历代大力士不少,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奡经常相提并论的,还有后来秦国一大力士叫乌获,能扛千斤之鼎。他和奡连在一起,就是“荡舟扛鼎”的典故。还有徒手把树给拔了。这事你要去问孔子:“老师,人真能有那么大力气么?”他不跟你讨论。这叫“语德不语力”,立身处世靠德,不靠力气大。

“乱”,是悖论、叛乱,或者乱伦之事。这叫“语治不语乱”,只讲正面教材,不讲反面教材,怕学生跟着学坏。

前面怪、力、乱,三条,“怪”是荒诞不经,骇人听闻,惑人心志;“力”是倚强凌弱,以众暴寡,血气之勇,不顾义理;“乱”是以下叛上,人伦大变;都是不合理,不合义之事,所以孔子不谈。

最后一条,是“语人不语神”,只讲人事,不讲神话。

儒家并不否定神,但也不肯定神,因为谁也没有见过神。前面我说过,儒家不是有神论,也不是无神论,相当于是“如有神论”。祭神,如神在。头顶三尺有神明,假如他有,假如他在,按有神监督来要求自己,但是不谈论神,因为搞不清楚。

宰我曾经问孔子:“黄帝活了三百岁,黄帝是人还是神呢?他怎么能活三百岁?”

这个问题涉及皇帝,孔子不好正面回答,他说:“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数百年,故曰三百年。”

前面孔子不是说吗:“我不是生而知之的人,只是喜欢历史,喜欢古人的智慧和典籍,勤奋学习而得罢了。”他不会像摩西那样,说十诫是神在西奈山上亲自传给他的。孔子不讲神。

孔子对自己的思想来源,说得很清楚,不是神授的,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梦见周公。孔子的思想体系,就是从尧帝、舜帝、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再到孔子,一脉相承,这就是中国儒家道统的源头。

不信神,甚至不许信神的思想,实际上早于尧舜,而是要追溯到黄帝时代,黄帝的孙子颛顼(zhuān xū)建立的一个政治传统,打了一场政治战役,叫“绝天地通”。

“绝天地通”,顾名思义,就是断绝天和地之间的沟通。谁在沟通天和地呢?是巫师们,他们自称自己能沟通天地,代天传话,发号施令。

绝天地通,是在颛顼打败南方九黎部落之后。北方的文化比较先进,而南方部落愚昧迷信落后,各种怪力乱神很多,巫师一煽动,就以为得了神力神助,就敢举旗造反。所以颛顼取得军事胜利后,专门派两位最得力的大臣,去发动一场“绝天地通”的政治运动,清除神教,禁止任何人代表神灵说话。

历朝政府对绝天地通都高度敏感和重视,因为无数叛乱都是怪力乱神鼓动,比如五斗米叫黄巾军,比如洪杨之乱,洪秀全代天父天兄代言。所以清朝对白莲教等民间神教高压打击,都是绝天地通的思想根源和政治传统。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澔【468】中国人不信神,这是从皇帝的孙子颛顼传下的政治遗产——绝天地通202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