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道法课的设计说起

大学的男生宿舍里,总是少不了要“下流”的议论女孩子正在发育的胸部。大家会约定俗称的称呼那些身材与男生一般无二的女生为“太平公主”。

一堂课,要吸引人,它的设计便不能太平了,要丰满、丰富一下才好。

以一节与“排队”有关的道法课为例,任何学科的课堂本身都肩负着德育的职能,某位知名教育家甚至说过——没有教育的教学是不存在的。一堂课中,至少有三种德育呈现方式。第一是教师为保障教学秩序所进行的组织教学。教师的组织教学天然的指向于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克服浅薄自我等,组织教学本身就是直接的德育。第二是课堂上教师所传递的学科本身的知识,有解放人的认知,消除错误认知,破除迷信思想的意味,这些内容含有间接德育的成分。生互动过程中,暗含的文化浸润,这类德育含有隐性课程的意味,这些隐性课程之中,最重要的维度便是德育。

回到道法课本身,道法课无论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还是作为带有跨学科整合性质的综合课程,只要以课堂的方式呈现,便必然在学科性质之外,呈现出上述三类德育影响。道法课本身就是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姓德,有更加系统、科学地对学生实施的与影响的使命和任务。天然的要比其他学科更关注和强调上述三类德育影响的施加。

另一方面,回到教材内容而言,关于“排队”问题,就德育本质属性而言,要完成对学生知情意行的系统影响。知道为什么要排队,对有秩序的生活有憧憬与向往,并且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坚持在生活中遵守秩序,自觉排队,并用自己的有限影响,小手拉大手,带动身边的人维护和遵守这种秩序。这便是这堂课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能达到什么程度,是教师凭借个人能耐,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时间规划与资源配置而定的。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课堂设计:

一、人与他人

从人与他人关系的角度,可以提供两组材料,讲明排队的益处。

第一组材料可以选取发生踩踏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现实案例。

第二组材料可以再现某科学家在小学校的实验(可以变通再现这个实验),几个学生一组每个人手持一根连着小球的细线,所有的小球被放在一个玻璃瓶中,玻璃瓶口每次只能容许一个玻璃球通过,看哪种方式能做所有玻璃球最快逃离玻璃瓶

二、人与自我

从个人的角度,强调在陌生人的环境中,也要排队(慎独)

林语堂曾经讲过一种现象,某客厅有四把椅子,来了三个人,大家都会推让一番,为谁先做,谁上座谦让不已。忽然一日,某客厅有七把椅子,来了八个人,大家默不作声,各自迅速找椅子坐下,全然没了谦让。

排队,不仅要在资源富裕的情况下如此,更要在地铁、公交等座位稀缺的地方体现素质。

三、人与自然和社会

此处仍然可以以材料方式引导学生对排队有更深层的认识。

材料一、北京八达岭长城的日接待量为六万五千人(可以具体查一下资料),如果我们没有排上队怎么办?

材料二、公租房摇号是怎么一回事儿

除了以上述三个维度的方式设计“排队”一课,使之层次分明,显得丰满之外。还可以结合教材设计,从志愿者的情境角度,让学生以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体验和感受排队问题。

材料组一:从古今中外四个维度,让学生对“志愿者”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认知。

材料二:揭示志愿者的概念并介绍其发展趋势。

材料三:利用志愿者展开与排队有关的德育教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节道法课的设计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