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与丹麦《安徒生童话》比较(二)

《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与丹麦《安徒生童话》比较(二)

第二是在童话故事人物形象方面的不同。《安徒生童话》中的人物类型多样,公主,王子,国王,皇后,鸭子,箱子等等,可以说从人到动物,再到器物应有尽有,比如《冰雪女皇》中有皇后,《笨蛋杰克》中的国王,公主,《豌豆公主》中也有公主,王子。动物有《肉肠签子汤》中的老鼠,《丑小鸭》中的天鹅,鸭子,《屎壳郎》中的屎壳郎。非生物则有《雪人》中的雪人,《瓶颈》中的酒瓶子,《坚定的锡兵》中的锡兵玩具。还有一些富有玄幻色彩的角色,如《海的女儿》中的人鱼,只有手指那么大的《拇指姑娘》等。当然所有非人的角色,也同样被赋予了人性,有着被人格化的特点。

《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中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形象相比于《安徒生童话》,就显得比较单一了。中国的童话故事主人公,通常都是各种常见的小动物,比如小兔子,猴子,小马,小羊,大灰狼,狐狸,老虎等,比如《狐假虎威》,《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狼外婆》,在这些故事中,每一个小动物都有和人一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活动。当然,中国的童话故事还是有部分以人类角色为主人公的,比如《田螺姑娘》,但是和《安徒生童话》中涉及国王,公主等不同,中国的童话故事,是几乎没有涉及君主的,这是由于在古代文学作品随意涉及君主是大不敬的,是会受罚的,所以流传下来的故事不会提到国王这类,而后来流传的童话故事,又受西方童话故事的影响较大,在经过本民族文化的加工下,为了迎合儿童天真烂漫的心理,便多用动物作为主人公,通过一个个拟人化的可爱的动物,传达给孩子们正确的认识世界的知识和道理。

第三是童话故事描述中所体现的地域性差异。中国的童话故事,往往是更加注重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关注点在主人公的一系列活动,和最后想让人明白的道理方面,因此在环境的描述中,往往比较不那么注重。比如《小蝌蚪找妈妈》,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池塘里,并不是某个特定的池塘,全篇故事重点都放在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蝌蚪”带领小朋友认识了金鱼,螃蟹,乌龟,鲶鱼等动物,最后告诉了小朋友们蝌蚪长大后会变成青蛙的科学知识。整个故事情节较为曲折,又充满乐趣。不过整个故事并没有体现出故事发生的地方有何特殊。《安徒生童话》则不同,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色彩。安徒生在他的创作中将他去过的地方进行加工,最后成为一个个童话故事的背景,他将不同地方的特色描写出来,既丰富了故事的内容,又增加了读者的见识。比如安徒生出生在丹麦,地处北欧,在他的作品《冰雪女皇》中所描写的女皇的城堡就非常具有北欧的气息——城堡的城墙是冰雪筑成的,门窗都是刺骨的寒风,城堡里还有一百多个厅堂,都是用积雪堆筑成的,北极光将厅堂照的很亮,厅堂很大,空荡荡的,非常寒冷。冰雪,北极光,冰雪皇后,这些意象都极具北欧色彩,这些地方特有的东西让人读后就能情不自禁的联想到童话故事所处的社会环境,使得故事更加充实,有感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民间童话系列》与丹麦《安徒生童话》比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