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非暴力沟通案例分享(1)

最近在学非暴力沟通,也深深体会到“非暴力沟通”的妙处。

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是美国著名的马歇尔 卢森堡博士在他的著作《非暴力沟通》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观点。它用一种神奇而平和的沟通方式,教会人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懂得考虑对方的感受,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最终实现愉快地沟通。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

这里,我们一起来关注下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

一、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察

二、关注自己的感受

三、表达自己的愿望

四、使用请求的语言

为什么我们需要“非暴力沟通”?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被一些突发状况和生活琐事折磨得焦头烂额,我们渴望快速地通过大吼大叫和命令式的语言快速掌控局面。但是不管我们的对象是谁,暴力沟通的结果都会让我们感觉到伤心、难过、自责、疲惫不堪,甚至毫无效果。

我们渴望有一种平和的沟通方式,既能表达我们的真实感受,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学会非暴力沟通,你将收获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最近,我一直尝试着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学生们沟通,虽然,最终的结果需要时间的检验,但是当下,我们都收获了良好的情绪。

今天中午,所有人都准备闭眼午休的时候,小X突然传了一张纸条给隔壁桌的同学,纸条上写的是“我最近在打和平游戏,你把你的账号告诉我,晚上我们一起打。”刚好,我走到这个孩子的身边,纸条不偏不倚地落在我的手上。

我感觉到他很紧张。

我让他搬张小凳子和我坐在一起聊聊天。

“当同学们在午休的时候,你传纸条,打扰到其他同学,而且你违反了刚才我们的约定。”我客观地阐述了我看到的事实。

“我不喜欢你去打扰别人。”我表达了我的感受。

“你很喜欢这款游戏吗?”我问

“嗯。”

“那周末的时间再玩好吗?读书的时候专心读书,玩的时候尽情地玩,这么偷偷摸摸,还被老师发现,你什么心情?”我在表达我的期望。

“很紧张,很害怕。”

“为什么很紧张,很害怕?”

“害怕被你骂?”

“但是我没骂你,你现在什么感觉?”

“我感觉放松多了。”的确,本来紧张地一直扣桌子的小手,也慢慢安静下来了。

“你能介绍下这款游戏吗啊?想邀请别人玩,你得说说他好玩在哪里?”我试图了解他。

他说不上来。

“那你周末的时候再想这个问题,下周来告诉老师,看看这款游戏是否能够吸引我?现在,回家都不要玩游戏,上课不要想游戏,好好专心上课可以吗?”

最后,孩子松了一口气下去了。

换做以前的我,第一反应是生气。孩子也会因为害怕被骂,而陷入恐惧。这样我们两人的沟通就陷入了死胡同。暴力沟通只会让我一味地宣泄我的愤怒,却不能给孩子很好得解决问题的指导。孩子也未能明白自己错在孩子,更不知道今后该如何去做。

而当我选择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进行沟通之后,孩子不单看到我的感受,也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最终我们达成了解决问题的共识。

这一次的沟通,我把平和留在的心底,收获了一个情绪稳定的自己。孩子把爱留在了心底,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学点非暴力沟通案例分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