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刻意练习》,天才不再是秘密

目标认真阅读1000本书

认真阅读1000本书计划:第4本

书名:《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作者:安德斯 埃里克森,全书27.2万字。

阅读时长:12小时35分钟。

如果家中有孩子,强烈建议让孩子也看看这本书。因为这本书会告诉孩子,没有人一出生便是天才,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是掌握了刻意练习的方法,然后花费了大量时间练习。只要方法得当,并加以不断练习,人人都可以成为所谓的天才。

这本书叫《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正如书名这是一本教如何正确学习的书。


刻意练习的定义是: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大量练习,来改变了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以创建高度专业化的心理表征。通过创建“心理表征”来实现对事物的“预见”并做出下意识的解决动作。

刻意练习的四要素: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而在拉伸区练习我认为是刻意练习的核心。关于这点我在《你真的会学习吗?怎么才能有效学习?》这篇文章中有过简单的介绍。

本书篇幅很长,道理却很短。

全书通过大量的例子说明天才并不是天生就是天才。

比如莫扎特的完美音高就是通过刻意练习得来的,拉斯洛运用刻意练习的方法将三个孩子都培养成象棋大师。还包括伦敦出租车司机、医生、音乐家、王牌飞行员、世界纪录保持等等各行各业的大量例子来说明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一切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刻意练习,如学习开车,学习英语,学习演讲等等。

谈起学习的方法,很多人只知道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的“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只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够1万小时就能成功。

其实不然,从来不存在1万小时定律,它仅仅是畅销书作家对心理科学研究的一次不太严谨的演绎而已。

不断地重复只是低效的练习,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别说重复1万个小时,就算是2万个小时也不见得有效。

首先,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例如,优秀专业演员的专业技能习得往往是3500小时;记忆类专家技能的习得也并不需要1万小时,而是数百小时等。

其次,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完全成正比,书中也有很多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再次,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呈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方法。我们身边也不乏一些看似努力,花费的时间远超1万小时,其实没有成就的人。

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不太相信“人人都能.......”这种言论,但这本书却是结结实实的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普通人的成长之路。有的行业确实存在天赋的影响,埃里克森却告诉我们天赋在刻意练习面前的决定性微乎其微。

这让我又想起那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没到能拼天赋的程度。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帮助是:破开了我的心理障碍。以后再也不能为自己的失败而找天赋不足的借口。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启发,强烈建议去读一下原书。

我写完了,加油!

往期推荐

巴菲特说的最好的投资是

《微习惯》让我改掉了拖延的毛病

我总结了一个缓解焦虑的万能方法,简单有效

投资收益率-33.65%,我却嫌跌的不够狠

怎么找到只涨不跌的投资标的

怎么破除“习得性无助”,走上开挂人生。

今天是持续写作的第36天。(36/500)

你可能感兴趣的:(强烈推荐《刻意练习》,天才不再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