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105)《四月在愚人船》——正常的无知

这本书的寓言性质让人感到扑面而来,有点难以招架。内容非常简单易懂,一群被正常人定义为疯子的船员,在一艘不太正常的船上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叫四月的小孩,通过小孩的观察,叙述一系列怪异、神奇、超乎常理的事件。

从书名开始就让读者感到作者的野心,四月在愚人船。四月有愚人节。所以暗示这一切都是荒诞,充满反抗世俗理论的。船员上有各种怪人和疯子,用作者在书中写明白的语言,就是各种病人,现代学定义下的病人。这样的寓言式故事,从安徒生的简易的小故事开始,甚至从圣经的伊甸园开始,无数的作者都在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来反讽和解释世界,卡夫卡的《变形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曹雪芹的《红楼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只要是你能想到的那些不属于纪实性文学,都似乎能跟寓言搭上边。他们或是对现实的隐喻,或是对自身的反射,抑或是对未来和过去的展望和总结,每一次阅读都给人一个全新的理解世界和诠释自己的角度。曾铮在这条路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但是读完全书仍然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意识,作者是想告诉我们知识的强大和未知的无畏一样,还是其他作者没有明示暗示的主旨,似乎需要多读几遍,甚至跟作者深入探讨才能知晓。那些疯子所代表的是什么,那些疯狂的行为代表着什么,那些反常识的事件又有何指,如果仅仅当做一个故事来品位,这是一个由一系列疯狂的小故事连串起来的大故事,每一个人物的出场都带来神奇而荒诞的经历,小丑、舞女、瘸子、勇士,你很难将这些各自独立的部分用什么方式串联起来,大概这也是作者用一艘无依无靠的船将他们装起来的原因。

但如果不将他们单纯当成故事,而是背后夹杂着某些意义来看,像是看红楼看海明威看卡夫卡一样,却又似乎头绪过多。尤其是那些正常语言的乱入,大学者和馆长就像是整个动物园里面的管理员,当一切暴乱发生的时候出来解释说明,告诉大家这个叫热气球,那个病叫强迫症,当读者刚有一些脱离实际,又把大家拉回现实。这一点似乎作者处理得有点突兀,特别是terrific和awesome两个单词的出现,就更像是一种对隐喻文学的模仿,却没有模仿到位。创建一个独立的世界,无论是哈利波特还是南美某地,一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愚人船也始终没有驶出作者自己世界的港湾。

整个故事能看出作者强大的理念和想法,构建的独立世界也有闪光的点,探讨知识、无知、绝望这样的主题也比较少类,但如果能在叙述和细节再加以雕琢,也许能成为另一本让人呼喊“awesome”的经典也不一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记(105)《四月在愚人船》——正常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