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堆苹果,有好有坏,你就应该先吃好的,把坏的扔掉,如果你先吃坏的,好的也会变坏,你将永远吃不到好的,人生亦如此。
——苹果定律
苹果定律给我们什么启示?
1.要懂得并善于做出取舍,选择最正确或者最适合自己的,不能犹豫不决,否则最终没有选择。
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还是一个孩子时,他的父亲就开始教他唱歌。
当时,帕瓦罗蒂兴趣泛,有很多爱好和目标,既想当老师、又想当工程师、科学家,还想当歌唱家。
最终,他在父亲的告诫下选择了唱歌。在经过三个七年的努力后,他最终成为了歌唱家。帕瓦罗蒂做了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只有懂得取舍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人生才能如鱼得水。选择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睿智与远见,放弃是一种顾全大局的果断和胆识。
人生的真谛,便在取舍之间。只有学会选择,才能拨开生活的重重迷雾,心清目明,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只有懂得放弃,才能卸下人生的种种包袱,轻装上阵,迎接生活的转机,安然度过风雨。
2.善于变通,方能赢得财富。
有一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果农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纷纷放弃种植苹果。
可是有一个聪明的果农却想到:要是我的苹果能够与众不同,不就可以打开销路了吗?他想给苹果增加一个祝福功能,也就是让苹果上出现“喜”、“福”等喜庆字样。
于是在第二年,当苹果还长在树上时,他就把提前剪好的纸样贴在了苹果朝阳的一面,如“喜”、“福”、“吉”、“寿”等。
果然,由于贴了纸的地方阳光照不到,苹果上也就留下了痕迹——比如贴的是“福”,苹果上也就有了清晰的“福”字了。
结果,在该年度的苹果大战中,他的“祝福”苹果独领风骚,他也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转眼到了第二年,别人也学会了他的做法,可是这个果农更绝了——他早已将他的苹果一袋袋装好,且袋子里那几个有字的苹果总能组成一句甜美的祝词,如“寿比南山”、“一帆风顺”、“祝您幸福”、“永远想念你”等等。
比起单调的一个字,自然是这种有祝福语的苹果更受欢迎了。
水随形而方圆,人随势而变通。水无形,故可以随着盛装它的器皿而变化,而人要顺势,就要懂得适时变通。
从某种意义上讲,变通,就是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遇到新的情况,就换新的想法去应对。如果只是墨守成规,不知道运用巧思,灵活变化,不要说成功不了,还有可能会吃大亏。
3.做事要分清主次,在同一时间,我们或许要解决很多事情,但我们不可能全部解决,所以要选择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去做,而如果你先选择不重要的,那么重要的事就没有机会再去做。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从前,有两个猎人,一起去野外去打猎。
这时,一只大雁向他们飞过来。“我把它射下来煮着吃。”一个猎人拉开弓瞄准大雁说。
“鹅是煮着吃,大雁还是烤着吃更香。”另一个猎人说。
“煮着吃。”“烤着吃。”两人争论不休,最后来了一个农夫,于是他们要农夫为他们评理。
农夫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把大雁分成两半,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两人认为有理,决定将大雁射下来,但这时大雁已经飞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做事要分轻重缓急,机会来临稍瞬即逝,如果我们过多的去追求一套完美的解决办法,或者力争达到统一认识,但等制定了一个完美方案或统一了认识后,这时,机会已经错过了。
在同一时间,先做哪件事,比做了多少事,更为重要,要记住,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这也是时间管理的第一要义:永远先做最重要的事。
4.把握时机,避免优柔寡断。
人的一生中,时机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无论做什么样的事情,懂得把握时机,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方式进入,这才是一种最好的智慧。
一个年轻人到农场主家里求婚,想娶他的女儿为妻。农场主说:“我们到牧场去。我会连续放出三匹马,只要你能拔下任何一匹马的尾巴,你就可以娶我女儿。”
于是,他们来到了牧场,年轻人站在门口,等待农场主放出马。
不一会,栅栏被打开了,一匹马向年轻人直冲了过来,这是一匹高大而丑陋马。年轻人想,求婚的礼物应该漂亮些,下一匹应该比这个漂亮,于是他让开位置,让这匹马跑过去了。
第二匹马体形庞大但异常暴烈,年轻人心想,这匹马太暴躁了,还是等下一匹吧,别让它伤到我。于是他又放过了第二匹马。
当年轻人看到第三匹马的时候,脸上有些失望,这匹马不但形体矮小,而且非常瘦弱,但他已经别无选择。
当这匹马向他跑过来的时候,他看准时机,纵身跃上马背,正要抓住马尾巴,却突然傻眼了,原来,这是一匹没有尾巴的马。
这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而又充满遗憾的故事,但它告诉我们一个问题:在人的一生中,果断坚定,把握机会,就可能品尝成功的快乐;犹犹豫豫,思前顾后,就可能错过很多机会,甚至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凋零萎谢,落在尘埃。
然而在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未曾意识到这一点,总是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而丧失一些机会,有的人甚至还会因为优柔寡断,而让自己陷入一段漩涡当中无法自拔,无法抽身,这都是因为自己不懂得把握自己而导致的后果。
由于过分审慎,人们对于时机就会重视不够,就会错失良机。
要学会把握机会,才能比同行者早一步到达终点;如果既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又不懂得把握机会,那就只能像守着树桩的农夫,终生无所获。
在《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抽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时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了手功夫。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大雁还没有来就拉开了弓,兔子已经跑了再抽箭,这都是没有把握时机而盲目行动。风息的时候,大海就不要再起波澜了,到了岸边就离船上岸,这才是有了脱凡尘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