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着用高管的视角打工

做了高管才知道,领导并不关心你完成了多少

工作15年,期间经历了4年中层,4年高管,我逐渐明白,其实领导并不关心你完成了多少工作量。

即使你听话照做、哪怕你加班加点,年终的升职加薪可能依然与你无缘,这很扎心,但确实现实,并且在各个公司中都并不少见。

初听这话,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委屈:我明明最听话、最努力,为什么得不到认可?其实问题不在“工作量”,而在“价值创造”。

领导真正关心的,是你有没有帮他解决关键问题、分担核心压力。他需要的是能扛事儿、能兜底、能在迷雾中点亮灯的人,而不是埋头拉车的“工具人”。

为什么付出≠回报?

领导评价一个人,核心是“信任感”。他不需要你汇报“做了多少”,而是需要确定:重要任务交给你是否放心?突发危机时你是否顶得住?你的存在是帮他减轻负担,还是增加焦虑?这听起来残酷,却是职场最朴素的逻辑。

别担心,我们可以这样调整思维:

1. 接受任务时——别急着动手,先问目标

错误做法:接到指令立刻开干,交出一堆“过程数据”。

正确做法:先想清楚:“领导最终想达成什么效果?”比如让统计业绩,不是交合同文件夹,而是分析缺口在哪、谁需支援、如何补救。帮他把“结果”可视化,才是你的价值。

2. 遇到困难时——别默默硬扛,学会借力

错误做法:要么憋到崩溃,要么抱怨“我就这点工资”。

正确做法:直接说明:“目前卡在XX环节,我试了A/B方案无效,需要您协调XX资源。”领导不怕问题,怕的是问题突然爆炸。你主动暴露风险,他反而觉得你靠谱。

3. 任务超载时——别全盘接收,合理排序

错误做法:熬夜加班感动自己,或直接摆烂:“反正做不完”。

正确做法:拿着任务清单找领导:“您看,A项目明天截止,B方案后天要交,C事务是否延到下周?或者能否协调小张帮我处理基础部分?”学会管理领导的预期,他会更懂你的效率边界。

4. 把“苦劳思维”换成“功劳思维”

“老黄牛”的宿命是耕地,但能牵住缰绳的,永远是看清方向的人。

当你开始思考“领导需要什么”而非“我做了什么”,你的价值会肉眼可见地飙升——升职加薪不是领导的施舍,而是你主动创造的必然结果。

从今天起,试着用高管的视角打工。你会发现,与其被规则消耗,不如成为制定规则的一部分。接住这份职场心法,在评论区打出“开窍”,让好运助你逆风翻盘!

(文章内容来自脉脉,感谢作者的分享!)

《小驰行动派的知识星球》

————————————————

试着用高管的视角打工_第1张图片


推荐阅读:

关于博主 

采用v4l2loopback来实现 虚拟Camera

Camera基础及一些基本概念

Android Camera 学习路线 | 个人推荐

Android Camera开发系列(干货满满)

Camera Hal|如何学习一个新平台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Android 最新Camera框架

学习完Camera入门课程视频,可以去找工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着用高管的视角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