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数据库是几乎所有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在众多开源选项中,PostgreSQL 和 MySQL 是最常被拿来对比的一对“老对手”。
虽然它们都讲 SQL,但在设计哲学、性能表现和功能特性上差异明显。本篇文章结合了包括 Uber 在内的实际案例、AI 辅助建模的开发经验,并推荐一些实际工具,帮助开发者更清晰地做出技术选型。
数据库并不是“越强越好”,关键在于是否匹配你项目的业务模型、数据访问模式、团队习惯和未来扩展预期。
错误的选型可能导致性能瓶颈、开发难度上升,甚至影响后续系统的可维护性和迁移成本。
PostgreSQL 一直被视为开源世界中最接近企业级数据库的存在,很多开发者称它是“工程上的优等生”。
支持 JSONB 存储与索引,适合处理半结构化数据
提供 递归 CTE、窗口函数、自定义数据类型
拥有成熟的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高并发读写表现优异
内置 全文检索 和 PostGIS 地理空间扩展
社区驱动,无商业授权限制,创新速度快
它尤其适合需要执行复杂查询、多维分析、数据清洗的系统,比如中台、报表、金融风控、内容平台等。
真实场景: Instagram、Netflix、GitLab、Discourse 等企业都在生产环境使用 PostgreSQL。
MySQL 更注重性能和部署的灵活性。InnoDB 引擎默认支持事务,近年来也持续引入现代功能。
支持多种存储引擎(InnoDB、MyISAM、RocksDB、MariaDB等)
性能优异,特别适合写多读多的场景
JSON、递归 CTE 等特性逐步补齐
可借助 Vitess 等工具构建大规模分布式架构
类型设计上灵活,比如支持 TinyINT、MediumINT,可精细控制存储成本
使用建议: 如果你需要更轻量、易部署,或已有大批 MySQL 运维经验的团队,MySQL 是稳妥选择。
Uber 在 2016 年发布了一篇广为流传的技术博客,描述了他们为何从 PostgreSQL 迁移至 MySQL。主要原因包括:
索引膨胀(Index Bloat)严重影响查询性能
MVCC 在主从复制下存在一致性问题
写放大导致复制链路压力大
PostgreSQL 的 VACUUM 机制让大表维护成本高
升级路径复杂,无法快速响应新版本功能
这些问题在 Uber 的极端高写入、高可用场景下被放大,不得不做出切换。
不过这并不是 PostgreSQL 的通病,而是其架构设计在特定条件下的挑战。到了 2025 年,PostgreSQL v17 已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优化。
✅ 关键 takeaway:数据库选型一定是场景驱动的,不能简单复制别人的决策。
在一篇使用 AI 设计数据库的案例文章中,作者指出 PostgreSQL 虽然强大,但类型设计对性能的影响比想象中大。
例如:
AI 默认推荐 ENUM,虽然节省空间,但 PostgreSQL 中 ENUM 实际存储成本并不低,索引表现不佳
使用 SMALLINT + lookup table
更容易维护,也利于迁移
JSONB 推荐用于非定长字段,避免字段扩张问题
而 MySQL 在类型控制方面更灵活,比如支持 TINYINT
、MEDIUMINT
等多种整数类型,可根据业务精细化配置存储效率。
结论:AI 是工具,真正的性能优化还需靠开发者自己把关。
如果你正在开发支持多种数据库的应用,推荐使用 ServBay 作为本地环境工具。
支持同时运行 PostgreSQL 与 MySQL
一键启动,内置多版本管理,适合快速测试
支持 PHP、Redis、Mailhog 等常见服务
无需 Docker,适合 Mac 本地开发者
ServBay 能在项目初期测试不同数据库策略,为后期架构设计提供真实依据。
你的数据复杂吗? 是否需要 JSON、地理空间、多维分析?
读写比例如何? 是高写入还是复杂查询为主?
团队熟悉哪个栈? 现有能力与工具链支持谁?
未来是否会扩展到分布式? 是否考虑跨区域复制、多主同步?
选数据库,别迷信哪个“更好”,关键是选对“适合自己”的。
对比维度 | PostgreSQL | MySQL |
---|---|---|
复杂查询能力 | ✅ 强 | 一般 |
并发处理 | ✅ 稳定 | ✅ 优秀 |
JSON/CTE/窗口函数 | ✅ 全支持 | 部分支持 |
生态工具 | ✅ 多样 | ✅ 成熟 |
存储灵活性 | 限定 | ✅ 多类型支持 |
运维复杂度 | 相对高 | ✅ 更轻量 |
选型的终极建议是:技术没有银弹,但理解你的系统,才是做对决策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