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达利欧《原则》(三)

《原则》第一章 6.回报恩惠

1.原文:在我看来人生有三个阶段组成。在一个第一个阶段,我们依赖他人我们学习;在第二个阶段,其他人依赖我们,我们工作;在第三个阶段,当其他人不再依赖我们,我们也不在工作时,我们就可以自由的体验生活了。

感受: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我的大学老师,尽管已经毕业多年,仍然在为我们提供帮助。我很感谢我的老师们。而自己同时似乎处在第一和第二个阶段。希望自己能够更多地为他人提供帮助,走上更高的人生阶段。

行:能为别人提供帮助,那就要做更多的输出。输出,应该成为自己接下来人生的一个关键词。

比如每天的打卡,感谢乐文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每天打卡的机会。

2.原文:我做事的方式是:试错,犯错、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新的原则,最终成功。

感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前提是,我们要找出错误的原因,总结新的原则是要反思是要复盘。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害怕失误,所以不肯迈出第一步,我现在要转变的,就是不要害怕错误趋势去做,然后根据世界的反馈再来重新思考重新调整。

突然想起了那句话,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是谁,只有当自己跟外界发生碰撞反弹回来的时候我们才会去思考自己是谁。

那我的问题就是跟外界的冲突和碰撞太少了。想到这一点,突然觉得广阔的人生,大有所为。

3.作者提到了商界、慈善届、政届、科学界的伟大塑造者,也提到了一些地域性机构的领导者和塑造者。塑造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作者总结说,这些塑造者都具有独立的思考性、头脑里有十分坚定的原则,在现实中又能够根据规划调整做法,他们极为坚韧、有强烈的决心、他们的视野极为宽广,他们能够同时看到大图景、中层的图景和小的细节,创造性、系统性、现实性合而为一。

感谢:作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我能够学到的是,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改变这个世界,去影响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哪怕是一点点。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目标,然后去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不能总是被别人影响,而是去影响别人,这才是成功的第一步。

4.原文:我问他在火箭学方面有没有背景,马斯克说,没有。“我刚开始读这方面的书”。这就是塑造者典型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感受:这段话震撼了,我也可以说颠覆了我的思维模式,我通常是认为只有自己具备了全部的能力之后才会去做一件事情,所以自己永远也不会到一个足够准备好去做某件事情的程度,所以就从来没有行动。

结合上面提到的,要先行动、试错,犯错,反思总结新的原则,然后继续行动。

行动永远是第一驱动力。

不管怎么说,先做了再说,就是从现在开始我的行动准则。毕竟自己天分还是不错的。

5.原文:作者提到,这些塑造者在“顾及他人”这一项上都打了低分,原因是每当面对是实现自己的目标还是取悦他人时,他们都会选择实现自己的目标。

感受:这又是一个颠覆性的概念。对我来说,我往往会选择取悦他人或者不令他人失望而放弃自己的目标,所以这就是我之所以为我之所以是一颗小土豆的原因,而不能成为一个塑造者和领导者。

所以,接下来首先要有明确的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尽可能的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这也是要分清楚自己和他人的接线,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事情,画好这条界线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

6.原文:世界上有很多人,但人的类型有限;有很多情况,但情况的类型有限;所以让合适的人应对合适的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感受:所以现在就要开始分辨什么样的人是什么类型,我们所遇到的事情是什么类型,然后运用自己的原则去做出匹配和判断。这样人生可能会少一些迷茫和迷糊。

7.欧盟危机这一章没太看懂。

8.英雄的历程,英雄的路程充满了战斗诱惑,生理和失败,也充满了盟友和敌人充满了力量。但是总会经历一次深渊,这将考验他们有没有韧性东山再起。如果他们能做到这些,让他们将会脱胎换骨重新取得胜利。

想想自己面对的那些小小的困难,那些小小的失败,这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目标坚定,只要有韧性,只要能够克服恐惧,只要能够学习新的技能,只要可能还有很多其他的素质,最终会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9.关于慈善之前也跟朋友讨论过,如果哪一天自己功成名就了会去做慈善,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其实我们现在就可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也正是这么做的。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总结:今天是2020年3月25号,今天对我而言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我终于彻底解决了这五天一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也可以说,这五天,我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挫折环”,借助论文老师、借助朋友的力量让我对自己所面临的近况有了新的深刻的认识,而且开始尝试用比较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学会了去借助外界的帮助、学会了去查找资料、学会了更好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上天对我实在是太好了,我不能辜负上天对我的厚爱,所以我要去做正确的事情,正确可能艰难的事情,然后去帮助更多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瑞•达利欧《原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