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实战开发(51):使用I2C与外部设备通信

1. 前言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它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尤其适用于低速设备之间的通信。I2C协议的最大特点是它采用两线制传输数据(SDA和SCL),并支持多个设备连接在同一总线上。I2C的优势包括:传输速度较快、硬件连接简单、支持多个设备、低功耗等。因此,I2C广泛应用于温湿度传感器、LCD显示器、EEPROM存储、实时钟等外设的通信。

在STM32开发中,I2C协议被广泛支持,几乎所有STM32系列芯片都内置了I2C外设。本文将详细讲解如何在STM32平台上使用I2C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包括I2C的基本原理、STM32 I2C硬件配置、代码示例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掌握I2C通信。

2. I2C协议基础

I2C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它使用两条线进行数据传输:SDA(数据线)和SCL(时钟线)。I2C通信是主从式的,即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主设备发起通信并控制时钟线,而从设备则通过地址识别并响应主设备的请求。

2.1 I2C工作原理

I2C通信的工作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起始信号(Start Condition) :主设备通过拉低SDA线并保持SCL线高电平,发送起始信号。
  2. 地址传输:主设备向总线上发送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5年嵌入式开发,stm32,嵌入式硬件,单片机,物联网,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