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第一天任务后,你已经具备执行简单Python代码的能力了,只要有人给你提供正确的代码,你都能够执行。
但是离看懂上面AI提供的代码还有一段举例,你需要掌握一些基础内容。
变量就像是“装数据的盒子”,在编程中用于:
✅ 举个例子:
name = "小明"
print("你好," + name)
不用变量就必须把名字写死,没法重复使用。
x = 10
name = "小明"
使用 =
把一个值赋给一个变量名,变量自动创建,无需声明类型。
1name
错)if
, for
)Age
和 age
是两个变量)score
比 s
好)这是控制程序运行流程的基本结构,也称“控制结构三要素”:
if...else
)for
, while
)✅ 示例:
if score >= 60:
print("及格")
else:
print("不及格")
特性 | 数字类型(int/float) | 字符串类型(str) |
---|---|---|
内容 | 数值,如 123,3.14 | 文本,如 “hello”, “123” |
能否参与计算 | ✅ 可以做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 ❌ 不能直接做数学运算(只能拼接) |
运算方式 | + , - , * , / 等 |
+ 表示拼接,* 表示重复 |
示例 | a = 10 |
b = "10" |
a = 10
b = "10"
print(a + 5) # 结果是 15
print(b + "5") # 结果是 "105"
Python 是动态类型语言,常见的内建类型有:
类型 | 说明 | 示例 |
---|---|---|
int |
整数 | 100 |
float |
浮点数(小数) | 3.14 |
str |
字符串 | "hello" |
bool |
布尔值 | True , False |
list |
列表,可变的序列 | [1, 2, 3] |
tuple |
元组,不可变的序列 | (1, 2, 3) |
dict |
字典,键值对集合 | {"name": "张三", "age": 20} |
set |
集合,不重复的元素集合 | {1, 2, 3} |
NoneType |
空值类型 | None |
在 Python 中,用 一对引号 括起来的内容就是字符串。可以使用:
'...'
"..."
✅ 示例:
s1 = 'Hello'
s2 = "World"
功能上没有区别,都可以表示字符串,但在某些情况下更方便阅读或避免出错。
✅ 举例:
s1 = "I'm a student" # 推荐:双引号包含含有单引号的字符串
s2 = 'He said: "Hi!"' # 推荐:单引号包住含有双引号的内容
如果必须混用(如字符串里有引号),用另一种引号包围或使用转义字符 \
:
s3 = 'I\'m a student' # 使用转义字符处理引号
可以使用 加号 +
或 join()
方法:
a = "Hello"
b = "World"
# 使用 +
print(a + " " + b) # 输出: Hello World
# 使用 join
print(" ".join([a, b])) # 输出: Hello World
字符串占位符是指:预先在字符串中留出“空位”,等到后面把具体的内容填进去。它常用于打印变量内容或格式化输出。
比如你想写一段欢迎语:
name = "小明"
print(f"欢迎你,{name}")
这里的 {name}
就是占位符,用于插入变量值。
这里f" "表示这是一个格式化字符串,它的作用是把变量的值直接嵌入字符串中。
Python 提供了 三种常见的字符串格式化方式:
方式 | 示例代码 | 说明 |
---|---|---|
① % 格式化(旧式) |
"你好,%s" % name |
类似 C 语言风格 |
② str.format() |
"你好,{}".format(name) |
兼容性好 |
③ f-string(推荐) | f"你好,{name}" |
速度快、语法简洁(Python 3.6+) |
name = "小明"
age = 18
# 方式①:% 格式化
print("我是 %s,今年 %d 岁。" % (name, age))
# 方式②:str.format()
print("我是 {},今年 {} 岁。".format(name, age))
# 方式③:f-string(推荐)
print(f"我是 {name},今年 {age} 岁。")
输出结果都是:
我是 小明,今年 18 岁。
Python 支持基本四则运算和一些扩展的运算符:
运算符 | 含义 | 示例 | 结果 |
---|---|---|---|
+ |
加法 | 3 + 2 |
5 |
- |
减法 | 5 - 1 |
4 |
* |
乘法 | 4 * 2 |
8 |
/ |
除法(浮点) | 5 / 2 |
2.5 |
// |
整除(地板除) | 5 // 2 |
2 |
% |
取余(模) | 5 % 2 |
1 |
** |
幂运算 | 2 ** 3 |
8 |
✅ 举个例子:
a = 7
b = 2
print(a + b) # 加法
print(a // b) # 整除
print(a % b) # 取余
✅ 使用 取余运算符 %
if number % 2 == 0:
print("能被 2 整除")
else:
print("不能被 2 整除")
例如:
number = 8
print(number % 2 == 0) # 输出 True,表示能整除
✅ 使用加法赋值运算符 +=
a = 5
a += 1 # 等价于 a = a + 1
print(a) # 输出 6
所以:
a = 2
a += 1 # 现在 a 是 3
操作 | 代码 |
---|---|
判断能否被 2 整除 | number % 2 == 0 |
变量自增 1 | a += 1 或 a = a + 1 |
列表(List) 是一种可以存储多个数据的容器,可以一次性保存一组有序的数据,而不是像普通变量那样只能存一个。
✅ 举例:
# 单个变量
a = 10
# 列表变量
numbers = [1, 2, 3, 4, 5]
列表更适合处理一批数据,如学生成绩、购物清单等。
使用中括号 []
包裹元素,元素之间用逗号 ,
分隔。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numbers = [1, 2, 3, 4, 5]
也可以是空列表:
empty_list = []
列表中的每一项叫做一个 “元素(element)” 或 “项(item)”。
使用内置函数 len()
: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print(len(fruits)) # 输出:3
**下标(索引)**是元素在列表中的编号,用来访问指定位置的元素。
✅ Python 中下标 从 0 开始: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print(fruits[0]) # apple
print(fruits[1]) # banana
使用 append()
方法,在列表末尾添加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fruits.append("orange")
print(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使用 insert(位置, 元素)
方法:
fruits = ["apple", "banana"]
fruits.insert(1, "orange")
print(fruits) # ['apple', 'orange', 'banana']
有几种方式:
remove(值)
del
或 pop(位置)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fruits.remove("banana") # 删除值为 'banana' 的元素
del fruits[0] # 删除索引为 0 的元素
fruits.pop(1) # 删除索引为 1 的元素并返回它
直接通过下标赋值即可: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fruits[1] = "pear" # 把第二个元素改成 pear
print(fruits) # ['apple', 'pear', 'orange']
操作 | 示例 |
---|---|
定义列表 | a = [1, 2, 3] |
获取长度 | len(a) |
获取元素 | a[0] |
添加元素(末尾) | a.append(4) |
插入元素(指定位置) | a.insert(1, 100) |
删除元素(按值) | a.remove(3) |
删除元素(按位置) | del a[0] 或 a.pop(0) |
修改元素 | a[0] = 99 |
✅ 使用 if...elif...else
语句判断:
a = 10 # 可以改成任意数字
if a > 8:
print("大于 8")
elif a < 8:
print("小于 8")
else:
print("等于 8")
✅ 使用 for
循环遍历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orange"]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 输出 1 到 100:
for i in range(1, 101):
print(i)
✅ 只输出偶数:
for i in range(2, 101, 2):
print(i)
✅ 只输出奇数:
for i in range(1, 101, 2):
print(i)
for
循环输出 1 到 9for i in range(1, 10):
print(i)
for
循环中嵌套 for
循环,输出 9 次 1 到 9✅ 这里的“输出 9 次 1 到 9”意思是,每一行输出 1 到 9,共 9 行:
for i in range(9): # 外层循环控制行数,共 9 行
for j in range(1, 10): # 内层循环输出 1 到 9
print(j, end=" ")
print() # 每行末尾换行
输出效果: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
(共 9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