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 synchronized 锁

文章目录

  • 一、实现原理
    • 对象头
    • Monitor
  • 二、synchronized 优化
    • 1. 锁的状态
    • 2. 锁的升级


一、实现原理

Java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锁。具体表现为以下3种形式。

  • 对于普通同步方法,锁是当前实例对象。
  • 对于静态同步方法,锁是当前类的Class对象。
  • 对于同步方法块,锁是Synchonized括号里配置的对象。

代码块同步:使用monitorentermonitorexit指令实现。
方法同步:使用另外一种方式,但是同样是使用这两个指令实现。只是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ACC_SYNCHRONIZED

对于同步方法,当方法调用时,调用指令会检查方法的ACC_SYNVHRONIZED访问标识是否被设置,如果设置了,执行线程就要要求先获取monitor才能执行方法,最后当方法完成时,无论是正常完成还是发生异常,都会释放monitor。

对于同步代码块,JVM则对Synchronized进过编译,会在同步块的前后分别形成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这个两个字节码指令。线程执行到monitorenter指令时,必须要求先获得monitor才能继续执行代码块。方法在执行期间,执行线程持有了monitor,其它任何线程都无法再获取到同一个monitor。(首先要尝试获取对象锁。如果这个对象没被锁定(计数器为0),则可以成功获取,把锁的计算器加1。相应的,在执行monitorexit指令时会将锁计算器就减1,当计算器为0时,锁就被释放了。如果获取对象锁失败,那当前线程就要阻塞等待,直到对象锁被另一个线程释放为止。)最后当方法完成时,无论是正常完成还是发生异常都会释放monitor。如果一个同步方法在执行期间抛出了异常,并且方法内无法处理此异常,那么这个同步方法所持有的monitor将在异常抛出时自动释放。所有synchronized的使用并不会导致锁泄露。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j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