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青城山的黄精是九蒸九晒黄精正统传承?

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历史长河中,九蒸九晒黄精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唐代,与药王孙思邈在青城山的一段传奇经历紧密相连。


药王孙思邈,这位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巨匠,在公元 605 年至 618 年间游学四川。青城山,这座充满神秘与灵秀之气的名山,成为了孙思邈的驻足之地。他先在青城山下的太平场常住,后又带着徒弟在青城山下的小山青松林居住,开启了悬壶济世的伟大历程。后人将此山尊称为“药王山”。


孙思邈之所以选择在青城山定居,原因有二。

其一,青城山作为道教发祥地,与孙思邈的道士身份相得益彰,他自然被这片神圣之地所吸引。

其二,青城山山清水秀,青葱幽静,山上药材种类丰富且数量众多,为他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正是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孙思邈发明了中医药中著名的炮制方法之一——九蒸九晒工艺。他看到青城山的百姓常常上山挖掘一种珍贵的药材——黄精,洗净后与肉类、鸡鸭等炖汤。孙思邈凭借其卓越的医学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将“青城山黄精”用九蒸九晒工艺制作成“九制青城黄精”,极大地增强了黄精的功效,也更好地保留了其有效成分。


为了纪念药王孙思邈的伟大贡献,后人在药王山上的青松林,也就是孙思邈曾经悬壶济世的地方,修建了庙宇——“药王庙”。自此,药王孙思邈的“九蒸九晒黄精”工艺,通过中医、道家、道医、民间等各种渠道,逐渐传遍天下,造福苍生。





诗圣杜甫在游历青城山时,对“九蒸九晒”工艺的“青城黄精”赞不绝口,挥毫泼墨留下了千古名篇:

《丈人山》

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

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杜甫的这首诗,不仅赞美了丈人山的风景与环境,更是对九蒸九晒的“青城黄精”的高度认可。从诗中可以看出,青城黄精在当时就已经备受推崇。

九蒸九晒的黄精,唯有青城黄精才是正统传承。青城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出了品质上乘的黄精。经过九蒸九晒工艺的精心炮制,青城黄精的药效得以充分发挥。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虽然其他地方的黄精也在进行资本化运作,但只有青城山的九蒸九晒黄精才是真正传承了药王孙思邈的工艺精髓,具有不可替代的正统地位。我们应当重视和推广青城黄精,让这一千年瑰宝继续为人类的健康养生事业做出贡献。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青城山的黄精是九蒸九晒黄精正统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