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交上朋友

对于逆反心理较强的孩子,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应对他们恶语相加,更不能把他们冷落在偏僻的角落,而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与他做心灵的沟通。陶行知先生认为,“师爱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当孩子出现逆反的心理问题时,可以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入手,亲近他们,和他们一起玩耍、嬉戏,和孩子交上朋友,使师生能够真正在心灵与心灵之间架起信任的桥梁。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增高,王明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在同学面前他总是什么事都不甘示弱,和各科老师也时有顶撞的事情发生。

一次,因为不谦让低年级的女同学,我批评了他,几乎快磨破了嘴皮子对他进行耐心地劝导,如果换成别的孩子早就承认错误了。但王明就是王明,他仍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并不接受,而且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直到最后嘴里还嘟囔着:“我就是没错,我就是不服气。”看到他如此地顽劣,我决定先把这件事放一放,让他的火气降降温,我要从别的渠道帮助他认识错误,消除叛逆心理。

第二天,课间时我发现王明正在和其他同学打乒乓球。他非常爱运动,体育成绩还不错。我决定不放过这个和他亲近的机会。我赶忙跑过去要求和他打一盘。他正玩在兴头上,早已把昨天和我的不愉快丢到脑后了,便欣然同意。我笑着说:“王明,你可让着我点儿,我玩得可不行。”“行呀,我让您两个球。”他这回可是真大度。我摇着头说:“还是公平竞争吧!”于是,我们便“开战”了。虽然我的球技并不高,但王明毕竟还只是个五年级的孩子,而且刚学会乒乓球没多长时间。我几个转球发过去,又连抽几拍,他早已被打得“落花流水”了。这时,王明像个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说:“老师,您骗人,您不是说不怎么会打吗?怎么打得这么好?”“我打得并不好呀,那要看跟谁比了。”王明因为球输得太惨,脸上有些挂不住了,转身要走。我叫住了他:“等等,王明,咱俩明天再交战一盘,如何?”他低着头说:“明天再打,我不还是输吗?”“没关系,老师给你当陪练,直到你能超过我为止。”他兴奋地点了点头。我故做神秘地又说道:“不过,我也有个要求。你不是象棋杀得好嘛,抽时间你也得给我当当陪练,只要我能赢了咱们班刘峰就行。”“没问题!”就这样,我们定好了“陪练同盟”。

一段时间后,在时常和王明一起打球、下棋的过程中,我们一起聊天、一起欢笑、一起流汗。在教室和办公室外的“自然外境”中使他能够自然表达他对许多问题最真实的想法,加深了我对他的了解,使我对他的心理疏导处于无意识状态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增进了师生感情,成为了彼此信赖的朋友。他的逆反心理在不知不觉中被我们共同打败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怀着一颗童心,一颗平等的心,和孩子交上朋友,帮助他们排除“逆反”这棵杂草,使他们的心灵幼苗都能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和孩子交上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