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记

我曾经因为不会做家务而十分自卑——老妈和姐姐们的责备和担忧加剧了这种自卑。因为上学,因为家里有能干的老妈、姐姐和嫂子,我没有正经做过家务,更不会女红。她们总说我,要是考不上大学将来可怎么办,什么也不会做谁会娶你呢,嫁人还要找个会做饭肯做饭给你吃的……


糊里糊涂地嫁人了。恋爱的时候,也没有问过他会不会做饭,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两个人过日子是需要吃饭的,还要生孩子的。怕什么来什么啊,方先生比我还“巨婴”——他是长子长孙,在家里宝贝得很,加之上有奶奶和母亲,下有两个妹妹,他们家的厨房,他都没有进过,自己的衣服,包括内衣和袜子,自己都没有洗过……

两个人怎么都好凑合,没做过饭的我总归还是见过饭怎么做的,照猫画虎吧,买半成品吧,不至于饿肚子。婚后第三年,我快生产了。有一次下班回来,方先生兴冲冲地端出他准备的晚饭:一条鱼,一盘凉皮。鱼是他买来宰了烧好的,凉皮是买的现成的。除此之外,没有馒头饼子包子之类,也没有稀饭米饭面条之类,更没有一颗蔬菜。他的脸上,是一副“我很能干很用心吧!”的求表扬的神情。二十年前,外卖不如今天这么便利,小饭馆好像也没有这么多,整个孕期,我除了增加了牛奶,就是米饭面条——方先生最奇葩的一点是不吃肉(牛羊肉、海鲜可以勉为其难地吃一点点),所以想不起来买肉更不会做肉食。儿子很省心地,没有让我发生过一次孕吐,虽然胃纳不佳,但那种死去活来的孕期反应,我一次也没有出现过——这算不算是笨人有笨福啊?不会做饭的父母,再摊上一个反应巨大的宝宝,日子该多么难过!至今还记得,我那会儿常常躺在床上,想念着老家的各种小吃,默默地咽着口水。


儿子出生后,我自觉自愿地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做饭、洗衣、照顾婴儿,方先生主要负责采买和拖地板、洗锅。一个冬天的早晨,他买菜去时忘了戴眼镜,回来后,赶紧找眼镜戴上,查看他买的菜,说,我就觉得那西红柿好像冻坏了,卖菜的人说好着呢好着呢,果然冻坏了。类似的糗事一箩筐,因为想不到要挑拣要讲价,他买回来的东西总是又贵又不好。 

( 我们在这个城市没有几家亲戚。堂兄堂嫂与我们年龄相近,来往最为紧密,他们进入社会早,十分精明能干。这些年来,为了我和方先生这两个书呆子之不会过日子、不通人情世故,多次看不下去,常常一边指点我们,一边气到苦笑。——这个,又可以写出一大篇了。)

公婆退休后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他们身体不错,也闲不住,自此,家务大半交给了他们。我们俩借口工作忙,几乎成了甩手掌柜。这样一过就是十多年,我们婚后锻炼提高的那点做家务技能,又荒废了。直到儿子上大学了,公婆回老家了,二人世界的吃喝又开始疏懒。方先生喜欢吃面,我也就跟着他吃面;他不吃肉,我也就不做肉了。水果吃的多,蔬菜吃的少,油盐糖吃的多,奶制品豆制品坚果基本想不起来吃。去年夏天,我眼看着体重又在蹭蹭飘升,珠圆玉润得穿哪件衣服都紧绷绷,决定“迈开腿管住嘴”。无论是运动还是节食,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便会无限次放弃的事情啊。学习了有关营养知识我才知道,其实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瞎吃啊、乱吃啊、胡吃啊!于是,在游泳、瑜伽的同时,我着手修正我们家的饮食结构。


不用很复杂地煎炒烹炸,不用花费巨资购买稀罕食材,也可以吃得丰富营养。我买了营养师写的书,照着学照着做,方先生很轻易地被我感染了,他觉得现在吃的比以前又简单又舒服——之前天天吃面食,他一定要吃一大碗干拌面还要吃一大碗汤面,少菜没肉根本不影响食欲,每次吃完都拍着肚皮说吃多了吃多了。现在,吃菜多了,也吃些肉了,米饭就那么一碗已经够了,吃得“欠欠”的感觉真好!最主要的是,做起来很简单,比如,早餐脱脂奶粉冲坚果麦片,一个鸡蛋,黄瓜或西红柿+香蕉或苹果,全麦面包或蔬菜包子或烤红薯烤山药之类……



差不多8个月了,他竟然比我体重下降的多啊!而且,渐渐地,他待在厨房的时间,比我多了尤其是最近这段特殊时期,简单的一日三餐,就交给他了。儿子说,他发现现在家里吃得没有以前好了,但比以前吃得舒服了。他还发现,妈妈成天在书房,爸爸总是在厨房,他总担心爸爸做的饭菜质量不能保证。呃,爸爸做福饭菜卖相不行,但营养没问题的,至于儿子喜欢的红烧肉之类的,还是需要妈妈我亲自下厨的,偶尔吃得肆意一点也是可以的。

儿子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长辈的呵护下长大,也是几乎一把家务也不会做。有时候我不免忧虑,他将来也会遇到我们曾遇到过的问题吧!不过,比起做家务,人生还有那么多抽象繁复不请自来的困难,真要一一担心,实在也担心不过来。只能安慰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儿孙自有儿孙福”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务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