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罢《九月》后记(一)

某日得闲,随意翻点QQ音乐的视频,忽然跳f出一个画面,音乐人李健携其弟子旦增尼玛一同登台演唱,他们被追光灯笼罩在舞台圆形光圈里,紫蓝色的光影飘飘渺渺的与他们一起静候着,随着电吉它奏出中速节拍的前奏,我先听到李健高抬咽壁的混声音色,接着他气息推动声带到了鼻腔,发出空灵悠远、美通和谐的歌声,那曲儿谱的真好听啊!我心中暗自叫好。接着,李健弟子旦增尼玛开唱第二段,他的嗓音大开大合,音域宽过他导师,唱的直白清浅却也弹性十足,尤其转弯处游刃有余的就行能甩出头腔共鸣的动听尾音,他唱出的第一句还没唱完,观众就报以热烈掌声,在副歌部分的超高音区里,高天流云的旋律与清亮清亮音色完全由旦增尼玛担纲,嗓音无敌,媲美孙楠松弛高亢的嗓音,李健的二部高音虽稍逊色却也登高够远,师徒二人,珠联璧合,演绎的淋漓尽致,听的我很沉醉。好听的歌曲无需听多次,听一次足矣引起内心共鸣。我马上回到全民K歌里找伴奏,最后把杨山版的伴奏升了三级我开始学唱......

我也只是通过全面K歌里的显示,才知道这首歌的歌词是海子的诗,而对它的前世今生我一无所知,也不知道要去知道什么,就像我之前唱了成百上千的歌,最多看一眼词曲作者,对其它一切无意深究一样。不仅如此,我还不求甚解的在朋友圈瞎解释“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这句歌词,更巧合的是,网上居然有一版本的海子诗集里真的有:“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这加重了我瞎解释的合理性。好在,我唱完后发完朋友圈后几日总觉得少点什么,我还是要一探究竟,于是,我开始全面上网,上谷歌,上油管(YouTube),看着看着,一个个与此歌相关的人物渐渐的在我眼前重现,我将他们串起来,就像打捞出来的沉船,里边不仅有陈年的财宝,更有沉甸甸故事……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唱罢《九月》后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