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五一章·奠道贵德篇
此文章为非儒家思想的道德经专研文章,强调专业性,不具备娱乐性,观者慎入!
一、原文:
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
故道,生之,畜之。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养之,復之。生而弗有也,为而弗志也,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二、译文:
道衍生万物而德约束万物,万物复现外观形制而能成就器物,所以万物都尊崇道而重视德。
道所以受到万物的尊崇,德所以获得万物的重视,就在于它不施加外力干预,而永远顺任万物自然。
所以道,衍生万物,约束万物。生长万物,发育万物。茁壮万物,成熟万物。结籽万物,收获万物。兴起万物而不持占有,养育万物而不加干预,成就万物而不为主宰。这叫做“变化的德”。
三、字义:
[玉篇]:生,产也。[博雅]:人十月而生。[谷梁传·庄二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
[广韵]:德,德行也。[集韵]:德行之得也。[周礼·地官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
[正韵]:畜,养也。[易·师卦]: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畜,容也。[左传·襄二十六年]:天下谁畜之。
[说文]:万,虫也。[埤雅]:蜂一名万。盖蜂类众多,动以万计。
[玉篇]:物,凡生天地之闲,皆谓物也。
[韵会]:形,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形者,生之具也。[正韵]:形,现也。[礼记·乐记]:然后心术形焉。注:犹见也。
[说文注]:器,皿也。皿部曰:皿,饭食之用器也。然则皿专谓食器,器乃凡器统偁。器下云皿也者,散文则不别也。[木部]曰:有所盛曰器,无所盛曰械。[易·系辞]:形乃谓之器。[注]:成形曰器。
[说文]:成,就也。广韵:成,毕也。凡功卒业就谓之成。
[说文注]:尊,酒器也。凡酒必实于尊以待酌者。郑注礼曰:置酒曰尊。凡酌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犹贵贱本谓货物而引申之也。自专用为尊卑字,而别制罇樽为酒尊字矣。
[玉篇]:贵,高也,尊也。[孟子]:用下敬上,谓之贵贵。
[韵会]:莫,无也,勿也,不可也。[易·系辞]: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
[集韵]:爵,爵位也。[广韵]:爵,封也。殷爵三等。周爵五等。三等法三光也。五等法五行也。[广韵]:爵,量也。量其职,尽其才也。
长,生长也。[孟子]: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遂,物生出曰遂。[前汉·郊祀歌]:靑阳开动,根荄以遂。
亭毒,化育也。[老子·道德经]:亭之毒之。注:亭谓品其形,毒谓成其质。
养,生育,生小孩儿。
复,事毕。[谷梁传•文公八年]:未复而曰复,不专君命也。
[韵会]:弗,违也。又不也。[春秋•僖二十六年]:公追齐师至巂,弗及。[公羊传注]:弗者,不之深者也。
[玉篇]:有,不无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一有一亡曰有。
[尔雅·释言]:作,造,为也。[书·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为。[洪范]:有猷有为有守。
[说文注]:志,意也。[鬼谷子·阴府]:志者,欲之使也。[礼·少仪]:问卜筮曰:义欤,志欤。义则可问,志则否。[注]:义,正事也。志,私意也。
[玉篇]:宰,治也。[增韵]:宰,主也。[周礼·天官]: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掌邦治。
[说文注]:玄,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
四、说明:
凡物的生命历程有开始、发展、结束三个过程,“道生之”为“开始”阶段,“物形之”为“发展”阶段,“器成之”为“结束”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德”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对万物的“约束而不干预”,老子谓之为“德畜之”。而这种以“弗有”、“弗志”、“弗宰”为“约束不干预”表现的“德”,老子称之为“玄德”。
道经十六章:
原文: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方作,居以颁复也。夫物员员,各复归于其根,曰静。情,是谓复命。复命,常也。
从老子在道经十六章的叙述中,我们可推知老子此处所言的“德”就是十六章中的“静”,而“德畜之”的过程,就是“夫物员员,各复归于其根”的“复命”过程。
我们可以认为“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这句话就是对“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方作,居以颁复也”的复述,两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道生之”就是“至虚极也”,言“凡物是处于不断运动中的”。
“德畜之”就是“守情表也”,言“凡物的运动结果通过外观形制表现出来”。
“物形之而器成之”就是“万物方作,居以颁复也。夫物员员,各复归于其根”,言万物的发展、结束都是在“静”的约束下完成的,是“守情表也”不断重复的体现。
“玄德”就是“复命,常也”,言忠实地复现万物应有的外观形制,而无人为干预的自然外观形制,才是自然的规律。
“道衍生万物”不接受人为的干预,“德约束万物”亦不接受人为的干预。对万物的“约束而不干预”,才是永恒的自然而然。
“长之、遂之。亭之、毒之。”即“物形之”的“发展”阶段。“养之、复之”即“器成之”的“结束”阶段。
“德,静也”。“德”,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外在表现。理顺“德”,就是理顺关系。最成功的“德”是以“无事”约束关系,最失败的“德”是以“有事”干预“关系”。所以老子说“以无事取天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德”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不是固化的,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变化着的,有“变化的德”就可称之为“玄德”。
除特别注明外,所有文章为作者原创文章,作者保留原创文章的一切权利。
如果此文对你有点滴帮助,请点赞关注作者,给作者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