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孝道文化:爱护自己的身心,孝的开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余源鹏 孝敬父母 孝经 什么是孝道故事 中国中华传统孝道文化 二十四孝故事...

《孝经》“开宗明义”章节里引述孔子的话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人身体的每一根毛发和每一块皮肤,都是父母给予的,应当谨慎爱护,不能主观毁伤,这是实行孝道的开始。

这里孔子讲人的身体是父母给予的,主要说的是母亲在怀孕和生小孩时的付出。但孔子只说了一小部分。人的身体的生长,更大部分是小孩出生后,养育小孩时照看小孩的安全以及喂养小孩使其成长的。

家长付出了大量的精神、体力,并消耗了长年累月的时光以及资金,才将我们养育成人。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家长都是倾注爱心、用心付出的,家长首先期盼的,是小孩能健康成长,且身心健康,而并没有太多考虑小孩将来会如何回报自己的付出。

既然我们的身心,是“生和养”的人共同养育的成果,那么我们爱好自己的身体,拥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就是对生养人的“劳动成果”的保护,是使家长放心、安心、心情愉悦的基础,是为人子女的一种责任!因此,我将爱护自己的身心列为“孝敬的方式”的第三条,以作重点提醒。

由此推导出,主动吃有营养的健康食物,不吃“垃圾”食品,保养好胃口,不因乱吃喝而损害身体,这是爱护自己的身体的基本行为。比如小孩吃零食、喝饮料,可能造成没胃口吃正餐;比如小孩吃很多糖,早晚不刷牙,可能造成蛀牙;比如小孩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可能造成眼睛近视等等,这些可能伤害到小孩身体的行为都会让生养人操心。

爱护自己的身体,还要通过主动预判,让身体不涉危险,最基本的就是少儿不私自去水边,并遵守交通规则;作为成年人,出去旅行时不能冒然涉险,以及工作中都要首先保障自己的身心安全、遵守各种生产劳动的安全行为规范等等。


以上文字摘自余源鹏《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一书论及#孝敬父母#的内容。

《潮州日报》2022年6月12日刊发文章:《一部提倡新时代孝道的佳作》——家庭道德教育读本《行孝》赏析


全国中小学新时代家庭德育孝道教育教材《行孝》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统孝道文化:爱护自己的身心,孝的开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行孝:孝敬的十二种方式暨新时代孝道》余源鹏 孝敬父母 孝经 什么是孝道故事 中国中华传统孝道文化 二十四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