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起点

教育的起点是什么?

当然是基于了解。如果是班级,要基于观察和数据调查,如果是个人,要基于观察、记录。有调查才有发言权,这是颠古不破的真理。

“苏神”说:“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于渐渐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儿童应当学会在某一特定的时间摆脱周围的一切,以便于集中精力去达到教师或他自己所提出的目标,要努力做到使儿童养成这种专心致志的习惯 。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脑力劳动才可以成为儿童喜爱的事情。”说得真是好,学习必须是钻研的,思考的,运用已知达到未知。

道理谁都懂,但是现实呢?很多孩子是很难安静地深入学习的,或者说学习的效果并没有理想中的好。比如其中就有我的孩子。他的注意力就比较容易分散,在家里的房间写作业,只要客厅稍微谈到出去那里玩或者吃的,或者爷爷奶奶的手机发出一点音乐,就会飞奔而来。上课,老师也有反映,不会说话,可是就是不知道“神”去哪里了。有兴趣的问题会回答,回到现实中来,很多时候“飘飘乎冯虚御风,不知所踪”语文还好,数学跟不上就错漏百出了,周六的时候给他书本翻答案。关于平行和垂直的概念,翻了老半天找不着,后来一看,翻到第二课时去了。昨天晚上,找到了一本书给他,很大的标题《大盗贼》,就三个字,我问他这是什么《大贼盗》,我说再看看。《大贼盗》,在再看看,再看看。一直重复了好几遍,都没有发现读反了,真是醉了。一直到最后说要打屁股了,才恍然大悟.......

这样的情况如果只是一两次还好,最近发现频率挺高的,怎么回事呢?是不是传说中的“感统失调”?如果基本的信息录入都是错的,谈何养成创造性的脑力劳动的习惯呢?越到后面,这种能力的要求将会更高。以前我会纠结于这是态度问题,不认真所致,多抄几遍就好了。可是那又是什么造成不认真的呢?对应对的方式仅仅是抄吗?他跟别的小孩究竟有什么不同?“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想好好观察一段时间,好好寻求方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