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

前几天,有同学问我,你在老家?

我说,是的。

她说,今年不去外地了吗?

我说,去的,过几天就走。

她说,知道了,过完元宵节再走是吧?

我说,不过,也许后天就走了呢。

她说,也不着急那一两天嘛?!

我说,闲太久了,也不喜欢过节。

第二天,我就和母亲说,我明天要走了。

母亲问我,咋突然想着要走了呢?

我说,在家天天闲着也不是个事,我想早点出去找活干,这次在家呆的时间也够长的了,往年初四五的我就走了。

母亲知道留不住我,就说,好吧,我给你找点东西。

我说,啥东西呀?

母亲一脸兴奋的说,我今年攒了三千多块钱呀,我给你。

我说,就你那几毛钱,我才看不上呢,你自己留着花吧。

母亲说,你看家里平常用的电话费,电费都是你交的,我这点钱算是给你的一点补贴,你拿着。

我说,不需要,今年你在家不是还要请工、买肥料啥的,这些都要花钱。

母亲说,我有自己的计划,五季的有小麦,卖了就是钱,我自己留几百元就够花了,其他的你别管。

我说,我能不管吗?我在外地想给你钱也不方便,自己多留点。

母亲的脾气执拗,执意要给。

推搡了半天。

我就接着了。

然后我顺手发了个朋友圈,我说:这个年,真的没白过,天天白吃白喝不说,临走,老妈还给我发工资了,自己只留了几百元的零花钱,这也是她忙了一年到头的全部收入。

很多朋友留言说,你妈真疼你,你妈真好,你真幸福,显然是亲妈……

也有朋友说,你这是在啃老,这钱你不该收,你应该双倍奉还给妈妈。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挺对的。

我也只是一种调侃的说法罢了,哪好意思真的拿去花?

母亲快六十岁了,一辈子在农村,只会种地,在家里一块钱都要分两半花,连县城都很少去。

记得我小时候上学是没有一分钱的零花钱的,有时候亲戚朋友过年给点压岁钱,或是我自己出去打点山货好不容易攒上几毛钱 ,但凡让母亲知道了,都是要马上没收交公的。

这几年,母亲真是老了,不光表现在她的年纪上,心也跟着老了,平常家里有啥大事都要跟我汇报一下,比如去年喂了两头猪,一头自己杀着吃,一头卖了两千多块钱,那时我还在学校上学,她第一时间打电话向我汇报,好像是啥大喜事一样,平常家里哪些地方要花钱她也会先征询我的意见。

现在家里的经济大权算是交给我了,母亲自己基本不存钱,她觉得留点零花钱就够了。

我成了家里的大人,她成了家里的“小孩儿”。

我想,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大权的交接,更是两代人的更替与轮回。

他们老了,我的年纪也不小了。

我能体会母亲的用心,所以几年前我就给母亲办了一张银行卡,她每次给我的钱我都给她存在了银行卡里,即使再困难,我也不会去花,等到哪天她需要的时候,给她取出来,我想,她一定会特别开心的。

做父母的,总希望儿女好,即便像我这样没啥出息的,他们也不会嫌弃,我们过的好了他们才会对我们放心。

反过来讲,儿女也是希望父母好,父母好了,做儿女的才能放心的干事业。

特别是他们的身体,菩萨保佑,虽然我并不相信真的有菩萨,但对于母亲的身体,我还是愿意相信有菩萨,母亲这些年的身体还算不错,虽然偶尔有些疼痛,但是大病基本没有,前些天带她去医院体检,也没啥大问题。

我觉得,农村出来的孩子,每年都应该带着父母去检查一下身体。

他们活着,对我们很重要!

我也深知,父母可能不需要我们赚多少钱,他们更需要陪伴,但陪伴需要足够金钱的支持,所有,很多时候,也是挺矛盾的。

我从学校毕业之后,就没有在老家呆过一年,只是在家里有啥事或是过年时才会回家,过完年之后继续出发。

这些年,连年出发,走南闯北的去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城市,做了很多事,有的赚钱,有的亏钱,也认识了不少人,但多半都从记忆里消失不见了。

我从没在任何一个城市停留太久,城里没人想留我,我也不想留下,所以,我更像一叶浮萍,随风漂泊。

今年,又到了该出发的时刻。

我提前约好了车,司机说早上差不多六点钟来接我,母亲怕我早上起来来,让我早点休息。

我说我肯定能起来。

结果,凌晨三点钟我就醒了。

醒了之后再也睡不着。

我静静的躺在床上,想过去的这些年,想这个家,想父亲和母亲,想今年的计划,想以后的日子……

四点五十分的时候,闹钟响了,我赶紧起床收拾好背包和其他行李。

不到六点,马路上汽车的喇叭响了。

母亲帮我提了两个大包放到车上。

我对母亲说,我走了。

母亲说,好,出去了要保护好身体,注意安全。

我说,好,天冷,你快进屋吧。

说完,我就背着一个小包上了车。

母亲没再接话,默默的站在路边上。

车子转弯时,我透过车窗,回头一看,家门口的路灯下面,还立着母亲的身影。

一鼓热流直冲脑门。

我的眼圈瞬间湿润了,两行热泪很不争气的滚落下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