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齐社读书俱乐部】第109期周六早读——《老后破产》朱殿祥学长分享文稿04

朱殿祥 (北京畅易达工贸)

直播间的各位学长大家早上好,丰一丰一,勇创第一,交流分享,人人受益,我是来自丰台一组的朱殿祥。每一次的早读分享,都能让我们度过一个愉快的清晨,每一个周六早上,我们都能收获满满。使每一个早上,都是让我们有着思想,让我们冲动,让我们沉思,让我们有了不断成长的时刻。

    刚才听到前面几位学长针对《老后破产》的诸多见解和迷茫,我也深有感触。

    我所从事的行业就是有关于养老服务产品的执行,落地。由于经常会和一些老年人,养老机构,社区的工作者接触,所以也能充分地理解,平和的接受逐渐老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会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国情,看到书中的案例,这些弱势群体的现状,也可能是我们明天大多数老人的状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存在老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养老服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未富先老也是我们这一代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将来的我们会选择哪种方式来养老呢?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9073”的养老策略,最早是由上海提出的:即90%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是机构养老。三种养老模式各有优劣。

    1.居家养老(也是传统的养老模式)

    优势:自由性较高隐私受到保护,而且成本也比较低,衣,食,住,行等开销全部自理,花费整体不高。

    劣势:住房周围软硬件配套设施不齐全,如果是独居老人,身体一旦有恙或发生意外,很容易耽误黄金的治疗时间。

    2,机构养老

    优势: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基本设施都比较完善,生活所需物品也比较齐全,所有安全性较高。

    劣势:普通的养老院自由度和隐私都很难得到保障,而且在生活的成本上也很难控制。

    3.社区养老

    优势:老人的自由性也较高,隐私受到保护,吃,住,行等方面可由社区提供帮助,生活较方便,最重要的是政府还能提供帮助,个人和家庭承担的开资较低。

    劣势:所提供的内容有限 ,以简单的家务劳动和情感沟通为主,资金来源过度依赖社会力量和慈善捐助,自身缺乏应有的积累,服务对象的覆盖面不广很多有需求的老人得不到相应的服务。就目前来看,失能,失智的老人主要选择机构养老。

    关于政策: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解读问答,其中(第十六条) 提到:打造老年宜居环境有哪些举措?

    1.要求各地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城市更新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提升统筹推进,让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更加安全方便

    2.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经济困难的失能,残疾,高龄老年人的家庭,实施无障碍和适老化改造,配备生活辅助器具,安全紧急救援设施,开展定期探访。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出台家庭适老化改造标准,鼓励更多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

    这第2条的内容咱们的大北京做的就很好,经过多年的普及建设,得到了众多老年人的认可与肯定。不过在我们执行项目的进行中也走过不少弯路,也遇到过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导致老年人或家属的不认可,但公司经过多年经验的积累,最终都会圆满的把问题解决。

例如针对失能,残疾, 高龄的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及生活辅具的配发,前期的入户评估就尤为重要,比如失能老人:是轻度,中度或重度,政府给的补助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评估员要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政策与执行补助的标准来对应评估是给老人配备拐棍,防滑垫,助行器,各种功能的扶手,纸尿裤,轮椅呀亦或是防褥疮气垫等等十几种或几十种的辅具内容,由于这些老年人的生活辅具都是由政府买单免费配发,有的老人或家属报着不要白不要的心态什么都要,这就需要入户评估的人员要公平公正准确客观的来执行评估员的职责,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政府投入资源的浪费。说到这里我有一个小问题请学长们猜一下,造成老年人死亡率最高的诱因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齐社读书俱乐部】第109期周六早读——《老后破产》朱殿祥学长分享文稿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