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风仆仆的走来,脚下踏着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诞生了华夏儿女独一无二的灿烂文化。

      今年五一,央视的一档大型综艺文化节目带给我极大的震撼。没错,它就是《典籍里的中国》。它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与艺术手段,创新设计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来为我们演绎中华典籍的源远流长。

        中国是中医药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中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多年的医药文化和文明,一脉相传,传承了大量的古典医学书籍和数不清的医学瑰宝,涌现了一大批悬壶济世的医药学家。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世界文明相互交流的世纪。我们唤起了沉睡在传统中医药书籍中的文化,通过《本草纲目》等一批中国艺术瑰宝来进一步了解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

      《本草纲目》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先生历经三十余年的心血。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中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药物学的总结,作者李时珍也是中国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达尔文也曾度过本草纲目,还称其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话剧的形式,还原了几百年前李时珍先生著写本草时发生的一些事情。虽然表演时长只有一个小时左右,但却让我感受到了李时珍先生一身的不易与艰难。“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出身医学世家的李时珍,自幼热爱医学,为医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李时珍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行医经历和阅读大量的古典医籍,发现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着不少医学错误,决定重新编纂一部本草纲目。走出家门,深入山间田野,实地对照,辨认药物。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就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仔细品尝,以此来判断药性。他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行程高达两万余里。历时三十年,李时珍完成了他的著作。但几百年前的李时珍并未见到本草纲目的刊印就离去了,这是他一生的遗憾。但节目中的李时珍穿越了时空,手捧着刊印版的《本草纲目》,一句“这一刻,我等了一辈子”。说完这句话,我不禁落泪。如果李时珍能知晓他的《本草纲目》在中国等到了继承与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他等有多高兴呀。

        一本《本草纲目》不仅凝聚着李时珍心血,更是汇集着中华民族的医学宝藏,并成为世界医学的宝贵财富,让世界看到国传统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当今,世界文化正在不断趋向融合,在世界文化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更高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是炎黄子孙,拥有着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蕴含着无数的文化艺术瑰宝,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国度。近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通过不同的形式熠熠生辉。新媒体与传统文化的配合,让更多的传统文化出现在更多的综艺节目里,出现在“李子柒们”的短视频里;现代生活与传统习俗的结合,让我们的春节端午等一个个传统节日,在生活中既有传统习俗的中国特色,又符合现在文明的发展;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融合,让我们感受到了相声,戏曲,古诗等传统文学在新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品读典籍,体会经典;吸收智慧,汲取精华。继承传统,推成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典籍里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