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10班4组jelly

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怕在家里闲的心慌,索性报了几个线上训练营,今天是最后一个训练营结营的日子,心里除了如释重负的轻松更多了一份不舍和怀念。

知识只有不停地复盘才能及时固化!

一、学习的初心

来来回回参加了N多训练营,每个感受都不一样,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呢?

其一:曾经朋友跟我提过现在有一个职位叫CLO(首席学习官),她说很适合我。我了解相关信息后,发现现在很多企业都有这个职位,而且目前公司也确实需要有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其二:曾经因为工作的原因错过了猫爷那边的读书训练营,所以这次便义无反顾报了名,还勾搭上好友万老师要她一起参加。

其三:就像樊老师说的“人习惯性的走直线”,一直在学习的道路上从未停止,所以这次自然也停不下来。(哈哈,伪学习迷)


二、坚持的动力

我想说在训练营中我学习的动力其实是“不好意思”,很多人可能不相信。心想你就扯吧!不要忘了我的DISC性格特质可是千里挑一的板砖型。

每天早上打开手机就看到韩组长和容容组长殷切的问候(尽管带着任务),确实很感动,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但是30天来从未间断提醒和督促的义务,让我的S特质一下子升到顶峰,实在是不好意思不完成作业,再加上本能的蔡加尼克效应影响,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种习惯。

当然外力只能入门,最终深化还得靠自己持之以恒的毅力。


三、 成果物

  因为一直有日更的习惯,所以作业肯定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完成(质量暂不做评判,偶尔工作忙也会敷衍哈哈),至于10本书籍也是全部在规定的时间读完,基本能做到2.5天一本。

  在古典老师《跃迁》这本书里面曾经有提到过“知识迁移”这个词,可能这10本书给自己带来的直接成果现阶段没办法直接衡量,但是我相信当我们需要的时候,他一定能及时迁移过来,最终回馈和呈现的力量也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当然知识的学习也只是一方面,每一次的打卡都是一次深度学习和链接的机会,更重要的在整个过程中让我学习到了不同书友他们的行文风格和独特的视角,时而醍醐灌顶时而茅塞顿开!


四、思想上的转变

曾经我的微信一直都是处于“三不状态”(不发圈、不拉票、不营销),但是从参加各种社群运营到现在发生了360度的大转变。其实这就是在从固定型思维走向成长型思维。世上没有一条道路通向成长,因为成长本身道路!

直到现在整个十班还在为优秀的郭仔同学拉票,对于这种形式可能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解读,还记得品牌力大咖猫爷如何解读品牌力的吗?我们身在社群,社群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做某件事,那件事就是我们的品牌!我们为郭仔同学拉票,他就是我们十班的品牌。


五、行动上的转变

“教就是最好的学”输入再多不输出永远不能实现转化。品牌力大咖猫爷讲的最好的转化方式是:讲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教别人做做看。就像樊登老师讲书收获最大的其实是他本人。知识的深化在于行动!

 最后参加了那么多总得输出,毕竟花了学费,还是得看到成效吧!哈哈,尽管我目前已经不符合做助教的资格,但我还是想厚着脸皮去申请下,说不定能通过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生产力特训营成长记录+10班4组je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