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子游问孝:什么是尊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问孔子什么叫做孝?

子游,姓言,名偃,以孔子小45岁,是孔子的一个学生。

子游是一个平民,读到这里,我们发现孔子对普通学生和贵族学生说话是不一样的,他跟贵族学生说话点到为止,不愿多说,不攀附权贵。

孔子对孟懿子说无违之后,如果对方愿意接着问,孔子会继续解释,如果对方不愿意再发,问孔子则不再多说,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平民学生樊迟。

这跟子游说话,说的特别明白。

他先指出一个现象,在今天所谓的孝就是能养放在现在意思就是子女觉得给父母买了房,买了车带父母去旅游,给父母钱,就是孝。

孔子的观点则不同,孔子认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一个人养一匹马,养一条狗也能做到如此而不敬,何以别乎,就是说一个人在赡养父母的时候,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的态度,这跟养马养狗有什么区别?

孔子这话说的相当难听。

此时孔子离他生命的终点已经很近了,而曾经发生了一件事,我认为孔子心里并不舒服。

一天孔子的学生上朝回来,孔子问朝里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说上朝时讨论了一些大事,并没有对孔子说细节,孔子说你没有告诉我的事情,我听得多了。

说明孔子的晚年生活节奏变慢了,反应变慢了,感官变慢了,也出现了话多,信息不灵,爱操心的特点,此时连孔子的学生那些他长大的孩子都开始说我们在谈论国家大事,您就别多问了。

有可能在发生这件事之后,子游刚好跑来问孝,撞到枪口上了,孔子说不要想养,却养马一样去养一个老人家,这是孔子作为一个老去之人的感慨。

你可能感兴趣的:(21.子游问孝:什么是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