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57)||知识的边界真的很远, 它真的有边界吗?

昨天也是我试工的第1天,是一个韩国的品牌。中文名名字霹雳霸,英文名字 Rapido 然后发现了两个问题:第1个是WPS必须好好学起来,还有英文必须学起来。好多介绍都是英文的。

还发现rapido的设计师是非常非常有名气,英文名字叫wrong,这个名字叫李长荣。它其中涉及的一个系列是根据中国的敦煌石窟,结合韩国的进口面料元素设计的几款衣服。

01那个品牌,是一个工作还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并不知道我有没有设计方面的天赋,但我看到那些图画我还蛮喜欢的。他把一些无画上的元素和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元素,除了在这种运动休闲版上,其实看起来还挺好的。

我很多年不穿运动的了,我觉得运动的没有型,虽然舒服但穿起来并不好看。但是如果把运动的加入型,像斐乐一样也还行。通过这个新的职业,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事儿。

比如陈列律师,比如设计师,其实他最缺的是管理,比如说巡店,比如说店长,但我并不喜欢。不管是训练也好,店长也好会计也罢,他都是需要每天都在店里的。他把你的自由几乎都控制住了。利用金钱买断你的自由。

但是设计类的就完全不是。也许你用一段时间设计出来一个产品,然后你会有很长的时间休息,美其名曰采集灵感。就像成为作家,成美术家,成为陶艺家,成为园林设计师。这些都属于艺术范畴的,她们的时间自由,大脑都很充沛而充盈。

但是哪有那么简单呀,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好像没有吧。最起码你要有一定的天赋吧,我昨天也是看产品知识的时候,无意之中接触到了那个服装设计。想想这十几年全都蹉跎了岁月,浪费了青春,全部用来积攒财富上。

我总是认为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赚钱上,积攒了一定的财富就能够真正的自由了。有了很多钱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但是真的是那样吗?

你浪费的这段时间不可能再回去了,小孩子的成长你无法再陪伴了。你曾经的梦想也被打击的体无完肤了,重新再捡起来也满目苍夷了。如果你是到60岁70岁,发现可能真的有点晚。还好,我今年才30岁,发现的一点也不好。

想到这里我在心里偷偷的笑了一下,原来一切都来得及,原来一切才刚刚开始,原来还这么美好。突然间觉得,好幸福呀。本来是把它当成落魄以后的一个饭碗,现在把它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

虽然这个店铺还是在郊区,但我一定会认认真真的去把所有的产品,知识陈列方式,以及它系统的东西认认真真的一步步学来。也许找到一个适合自己长期发展的职业。也许像椰子一样发现了那个加盟店,椰子鞋那个加盟店生意非常的好,月入销售百万元。

利润比20%,他一个月可以赚200万。如果有这样一家持续盈利的店,我想那应该非常的幸福吧。不管想做什么,必须有持续的经济后盾,这样所有的设计都源于能多出销售。如果你的设计只满足自嗨状态或者自己愿意那么做,可能就产生不了太多的销售。

我看到她一款设计一个陈列很奇怪,一件厚重的羽绒服,里面包裹了两件卫衣。一件卫衣是蓝色的帽衫,一件卫衣是白色的,套在蓝色帽衫的外面。这个话说的有点咬嘴,就是两件卫衣穿在一件羽绒服里面。

我问店铺里的姐姐,她说这是今年流行趋势,在各种淘宝抖音上都能搜索到。但我仔细想了一下,深层次的原因是可以卖两件卫衣吧。他家一件的卫衣大概六七百块钱两件,那就是1800多块钱,再加一件3000多的羽绒服。如果再买一条裤子和一双鞋,这一套下来就1万多。这个叫做连带销售,大品牌就是这样的盈利模式。不过我只上了一天,只看到了浅浅的一面。等我时间一长的话,我再过来报告。

02同事有点冷漠,但有其他的甜头

有一个同事是我以前就认识的姐姐,她教我很多东西。我只要问她就会答,即使她很累了,她也不会在意。其实我们在人生的路上会遇到很多很多的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在你生命中留下印记,他们只是你生命中的过客。

但有一些人就是你生命中的伯乐,他帮助你成长,帮助你遇到你更好的那个你。如果你真正遇到这样几个人,一定要把她好好珍惜起来。把它非常优良的品格都学习,过来当然不好的也摒弃。

而我在2020年遇到了学理财的那个宝宝姐姐。但是那个姐姐现在和我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们只在理财的方面有共同语言,其他方面没有共同语言。

我在2021年遇到了一起写作的同事,这个姐姐可以永远作为朋友的,在你最难的时候他总是伸手帮你,在你不需要打扰的时候他从来不主动打扰你。还遇到了我现在上班的这个姐姐。这两个人都是我2021年的贵人,伴随着跌宕起伏,没完没了的破疫情。如果你生命中能遇到这两个帮助你的人,你是不是格外的幸福呢?

冷漠的同事很正常,因为陌生感这个所有人也无法改变,最起码得半个月左右吧。如果一下子就熟悉了,我想那也不是真正的熟悉。

这种落差感和距离感正好帮助你成长。因为有了这种落差感,你就会努力的学习,我们不跟他比和自己比就好。陌生感呢是帮助你成长的一种良计,如果你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里没有陌生感,自来熟的话,你成长的会非常慢。

像我们理货陈列,瞬间一分钟内找到货品,这些都是促进销售的美好良药。但如果你是在单位上班的话,也是一样的道理。快速的休息工作的流程有助于你快速接单,快速适应。

我把这种距离感和陌生感,用来帮助我成长的助剂。我突然间这样一想,我更加努力的学习,拿一个小本本,把所有的陌生的事情全部记录下来。我希望利用10天的时间,把所有的流程,所有的货品全部找到。然后我就学习店铺陈列和服装设计的问题,这个店一直缺一个店长,但是我真的不想去做。

不是因为我不想学知识,而是因为店长要每天都上,我两个店铺就顾不上。但是店长如果一旦变成区长或者是巡店,月薪就真的达到3万了。

十几年前我的目标就是有一个稳定的收入,一个月最好3万左右,五险一金有足够的保障。然后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把自己的小梦想一一完成。所以有几年我就快速扩张,一下子扩成了5个点,最后当然以失败告终,因为需要大量的管理学,我管理店铺的能力并不好。

别人都说你没有架子,员工比你更像老板。员工对你觉得没有威慑力,所以你在他们心目中也没有什么用。自然该贪污的贪污,该做假账的做假账。听得我一把鼻子一把泪,所以也是很无奈呀,陆陆续续把店铺都关掉了。最后只留下这两个,我希望可以一边给别人工作,一边学着点知识,一边解决一下当下的困楚。

本来觉得这步是走错了,现在觉得走对了。人多活树挪死,没事的时候要把自己挪动一下。如果一直在那个局面里,在那个困局里不破局的话,我想只会越陷越深,像沼泽一样。

只是有点心酸,觉得从小老板又变成雇员了。但我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我本来是想把写作变成自己的,既可以养活自己,又可以终身输出的一份事业。

但现在写作只是我每天必须做的事儿,就跟吃饭喝水一样,我不把它用来变现的武器了。我要把它上升一下,升华一下,我就每天这样写,一直认真的写。

好多人都说在头条上应用新媒体文,微头条赚了很多钱。我觉得是不是个噱头呢?他确实每天都有变现,只是几分钱而已。那些教你在新媒体上赚钱的那种视频,反而看的人蛮多。但我觉得那些一点营养也没有啊,即使你不发视频教我们,头条大学里面也有免费的功课呀。

我并不知道那些兄弟姐们为什么要看那些视频,明明各个平台都有一些头条大学呀,百家大学呀,知乎大学。而且全部都是免费可爱的小姐姐,帮你拍张小视频,让你免费观看。我们要再去看素人拍的那种视频,纯粹是给他攒流量的。

03知识真的有边界吗?

我发现各个行业的知识都是不一样的,哪怕只是一个行业的,但不同品牌之间的知识也都是不一样。知识既可以把赋予给艺术性,也可以给他赋予金钱化,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才给支持,能赋予力量。

但我知道正常的人,大众人就会觉得,如果你的知识能变现就是充满力量的。比如你设计的一件衣服能把它变成商品大量的销售,这个就叫做才华变现。比如你写了一本书变成百万畅销书,收入了很多money,这个就叫做知识变现。

其实挺尴尬的,想到这些事情。我最怕的就是同事问我:“你写作赚多少钱?”如果我告诉他,只是纯粹的为写写,陶冶情操而已。是不是会觉得很假呀?即使你真正的那样想,也不能那样的说。

中国的平均读书率真的很低,一年只有半本书。其实读书是最好的摄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最低廉的一种方法。你每多看10页书,对你未来的成长就有非常大的成就。尤其对小孩子来说更重要。

可是有几个爱读书的呢,等了他人到中年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但是即使你全部告诉他,谁又会听呢。如果大家都真的听的话,早就变成天才了。其实优秀的人和平庸的人中间,只差了一个勤奋和选择而已。

你选择让自己更加努力,选择让自己更加勤奋,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你自然就变成那样的人。一不小心已经到8:41了,看来要撤了。

本来想用只,降低自己暴躁的脾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100天(57)||知识的边界真的很远, 它真的有边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