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计算机网络编程作业2.doc

1.目前Internet提供了哪几类服务?

答:1、即时通讯,视频会议,电子邮件

2、电子商务,网络商城,电子银行

3、信息与资源共享,远程信息管理

2TCP/IP分为哪几层?每层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答:TCP/IP分为四层(也有人划分为五层)

1、网络接口层

两个作用:

  (1)负责接收从IP层交来的IP数据报并将数据报通过低层物理网络发送出去

2)从低层物理网络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2、互联网层(IP层)

负责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传送。

3、  传输层

OSI参考模型中的作用一样的。负责数据的交互与传输的一切具体行为。

4、  应用层

包括所有高层协议。

3IPv4地址分为哪几类?

答:每个32IP地址被分割成两部分:

前缀和后缀,这样的两级层次结构设计使寻径很有效。

          地址前缀部分确定了计算机从属的物理网络

          后缀部分确定了该网络上的一台计算机

IPv4地址可分为ABCD四类,ABC类称为基本类(primary classes),因为它们用于主机地址。D类用于组播传输,允许发送到一类计算机(IP组播传输是硬件组播传输的模拟,组播地址在这两者中都是可选的,并且即使参与组播传输,计算机也仍然保留它自己的个别地址)。详解如下表:

A: A类地址子网掩码默认255.0.0.0

0NNNNNNN(range1-126)

1------------------8

Host

9-----------16

Host

17-------------24

Host

25----------32

 

B: B类地址子网掩码默认255.255.0.0

10NNNNNN

(range127-191)

1------------------8

Network

9-----------16

Host

17-------------24

Host

25---------32

 

C: C类地址子网掩码默认255.255.255.0

110NNNNN

(range192-223)

1------------------8

Network

9----------16

Network

17-------------24

Host

25---------32

 

D:

1110NNNN

(range224-255)

1------------------8

Multicast Group

9-----------16

Multicast Group

17-------------24

Multicast Group

25---------32

 

4ICMP利用什么协议来发送报文?

答: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

ICMP利用IP协议来传递报文, IP在发送一个差错报文时要用到ICMP

5.如何使用ICMP协议来发现到某台机器的路由?

答:当路由器有一个ICMP报文要传递时,它会创建一个IP数据报并将ICMP报文封装其中。  也就是说,ICMP报文被置于IP数据报的数据区中。然后这一数据报象通常一样被转发,即整个数据报被封装进帧中进行传递。

路由跟踪(traceroute)工具在构造一个通往给定目的地的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的列表时,ICMP发现路径MTU(从技术上讲,从源到目的地的一条路径上的最小的MTU叫路径MTU)

IP软件需将任何比要去往的网络MTU大的数据报进行分段,一个路由器要耗费内存和CPU时间来进行分段,选择了一个较小的数据报尺寸,就可以避免分段 . 对于因特网的很多部分,路由基本能保持几天或几个星期不变 ,一台计算机了解路径MTU就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时产生的数据报就能足够的小了.

6TCP提供的服务具有哪些特点?

答:TCP为应用提供的服务

1)面向连接

2)点对点通信

3)完全可靠性

4)全双工通信

5)流接口

6)可靠的连接的建立

特点:

1)多路复用多种应用数据    

2)测试所接收数据的完整性

3)顺序化乱序接收的数据

4)对成功收到数据作出应答

5)速率适应的流控

6)定时功能

7)重传在传输过程中损坏或丢失的数据 

7TCP协议采取了哪些机制来进行拥塞控制?简述它们的原理。

答:为了更好地进行拥塞控制,Internet标准推荐使用三种技术,即慢启动(slow-start加速递减(multiplicative decrease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使用这些技术的-个前提就是:由于通信线路带来的误码而使得分组丢失的概率很小(远小于1%)。因此,只要出现分组丢失或迟延过长而引起超时重发,就意味着在网络中的某个地方比现了拥塞。

下面结合上图来讨论拥塞控制的实现步骤。

 

 

 

 

 

7.17 拥塞控制

 (1) 当一个连接初始化时,将拥塞窗口置为11就表示窗口允许发送1个报文段,实际上窗口的单位是字节。这里讨论原理,不用字节这个单位)。将慢启动的门限窗口置为64(实际上应置为65535字节。此处假定1个报文段为64字节)。

 (2) 发送端的发送窗口不能超过拥塞窗口和通知窗口中的最小值。现在假定接收端不进行流量控制。

 (3) 发送端若收到了对所有发出的报文段的确认。就在下一次发送时将拥塞窗口加倍。图中横坐标是传输次数。"传输一次"的定义是:发送端将发送窗口中的报文段全部发完,并且收到了所有的对这些报文的确认。拥塞窗口从1开始,按指数规律增长。假定当拥塞窗口增长到32时出现了超时。于是将32的一半,即16,作为新的门限窗口值,同时拥塞窗口再次变为1。就是图中的起点。

 (4) 拥塞窗口从1开始,按指数规律增长。但当增长到门限窗口值16时,就每次只将拥塞窗门加1,使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增长。图中假定,当拥塞窗口增长到24时,网络又出现超时。这时门限窗口变为32,拥塞窗口又降到1。当按指数规律增长到12时,改为每次加l。从以上讨论可看出."慢启动"是指每出现一次超时,拥塞窗口都降低到l,使报文段慢慢注人到网络中。"加速递减"是指每出现一次超时,就将门限窗口值减半。若超时频繁出现,则门限窗口减小的速率是很快的。"拥塞避免"是指当拥塞窗口增大到门限窗口值时,就将拥塞窗口指数增长速度降低为线性增长,避免网络再次出现拥塞。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作业,编程,internet,路由器,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