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6-3 金学伟:在混沌中寻找有序

5月26日我在公司给客户讲课并给不能前来现场的客户录制视频。

讲课中我演示了一组数据——

(1429-386)÷1429=0.7299

(1558-325)÷1558=0.7914

(1052-512)÷1052=0.5133

(2245-998)÷2245=0.5554

(6124-1664)÷6124=0.7283

(3478-2132)÷3478=0.387

这是1992年以来6次重大调整(幅度超过50%或创3年新低)的跌幅。初看之下,这是一组没有规律的数据。但进一步演示后,它的规律就显示出来了——

(0.7299+0.7914+0.5133+0.5554+0.7283+0.387)÷6=0.6176

原来,这是一个黄金比率:6次重大调整的平均跌幅是61.76%,按四舍五入算就是0.618倍!

演示这组数据的目的有三。

一、我们该以怎样的思维方式看待股市。

股市是一个混沌系统,不存在机械的线性规律,一切线性分析方法和系统都无法把握市场,包括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而迄今为止,绝大部分的分析方法和系统都是建立在线性逻辑和简单归纳基础上的。

前者最具代表性的是基本分析。1999年的1047点、2005年的998点、2008年的1664点……我们的基本分析派都从基本分析角度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以充分的理由证明股市还将继续调整,但结果都错得非常离谱。

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迷路2次,除非他患有老年痴呆。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同样错误的逻辑都如出一辙——把股市与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公司利润增减等,机械地、线性地对应以来,然后按图索骥。这是牛顿科学主义思想在金融领域中滥用的结果。

如果说,线性逻辑是基本分析最常见的错误思维方式,那么,技术分析最常见的错误思维方式就是用一套机械分析系统去面对混沌的市场。经济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它所研究的仅仅是平均数而已。就以0.382、0.5、0.618这些黄金比例来说,从统计学上说它们肯定没错,相应的证据也不胜枚举。但它们在股市中的反映只是“倾向如此”或“平均如此”,而非一定如此或基本如此。

文章开头的数据非常清楚地显示了“平均如此”和“基本如此”的重大区别:虽然6波调整的平均幅度为61.8%,但归结到每一波调整,它们的幅度从最高80%直到最低39%,相差整整一倍!而且没有一波是刚好如此。

如果愿意,你还可把1996年12月1258点到855点、1999年6月1756点到1341点……2007年5月4335点到3404点等,这些上升途中的中级回档幅度也统计进来,你就会发现:市场的平均回调幅度变成了50%,即0.5的黄金比例。如把更次一级的回档幅度也统计进来,又会发现市场平均回调幅度开始倾向于0.382倍。如此循环,你一直可把市场平均回调幅度缩小到0.236倍。

把这些成果写成论文,你一定能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赞扬——如果你是它的首次发现者。但以此面对市场做分析或预测,却形同娱乐和猜谜。

从自然界一草一木归纳出来的黄金比例不能简单应用于股市这个混沌系统。

二、如何认识2132点?

演示上述数据的第二个目的为了证明2132点是沪深股市终结过去,开辟未来的新起点。

黄金分割率是从斐波那契数列中演变过来的,而斐波那契数列是1、1、2、3、5、8、13、21、34、55……。其中2÷3=0.666,34÷55=0.618,因此0.666和0.618一样,是同一个黄金比例的不同形态,前者是一种初级形态,后者是一种高级形态。而把这2个比例相加平均后,则成为0.642。

股市是一个混沌系统,不存在机械的黄金比例,即使正好出现0.618,也是偶然而非必然。真正必然的是它或是大于0.618,或是小于0.618,而从最大到最小可相差2倍以上。

而股市又是有秩序的,就黄金比例来说,它的秩序体现在平均数上。

既然重大回调的比例会倾向0.618,那么,当这样的回调已出现了多次后,它的平均幅度一定会逐渐地趋向0.618,直至十分地接近。于是,在经过几波重大调整之后,我们就可利用这个平均数吗,去寻找混沌中的有序。于是也就可以看到——

到2005年的998点,4波重大回调的平均幅度为0.647倍,接近于0.618和0.666的平均数——0.642倍;

到2008年的1664点,5波重大调整的平均幅度为66.37%,接近于0.666的黄金比例。

正是基于此,3067点调整后,我就开始思考本次调整的底部在哪里?毫无疑问,按发展规律,累积的调整次数越多,其平均比率越接近于黄金分割的高级形态——0.618。如果6波调整的平均比率为0.618,那么,0.618×6=3.708,再减去前5波调整的累积幅度3.3185,就是0.389。换句话说,从3478点到调整结束的最低点,其跌幅应该是38.9%,也就是2124点!这就是我对2100点底部充满信心的又一个原因。因为我相信市场是混沌的,更相信混沌中存在着更高级的秩序!

三、用“混沌中的有序”来推导2453点下调的时间和价格目标。

为此,我出了几组数据。

第一组——

2132点到2478点,上涨31天

2476点到2242点,下跌12天

12÷31=0.387;

2242点到2453点,上涨21天

21×0.387=8天。

在这组数据中,我把回调的起点放在了3月14日的2476点,而非2月27日的2478点,由此推导出2453点调整的最短时间是8个交易日。

第二组——

2132点到2476点,上涨43天

2478点到2242点,下跌23天

23÷43=0.535;

2242点到2453点,上涨21天

21×0.535=11天。

在这组数据中,我把3月14日的2476点作为上升终点,而非最高的2478点。但调整时间却从2478点开始算。由此推导出2453点下跌将延续11个交易日。为什么这样算?因为股市是混沌的,并非只有最高点和最低点才有意义。

先让我们看看实际情况:2453点下跌8天后到达2344点,翌日反弹。11天后达到2330点,后市反弹。“天不变,道亦不变”。反过来,“道”(运行规则和模式)不变,就证明“天”(趋势)也不变。2344点反弹和2330点反弹证明自2132点以来的价格运行模式没有变,所以2132点以来的上涨趋势也没变。

于是就有了第三组数据——

2132点到2478点,上涨31天

2478点到2242点,下跌23天

23÷31=0.742;

2242点到2453点,上涨21天

21×0.742=15.58天。

这是2453点回调结束的最佳时间表。而15.58天可以是15天,也可以是16天。15天就是5月25日即上周五,16天就是5月28日,本周一!

在列出了时间数据后,我又列出了价格数据——

2132点到2478点,上涨346点

2478点到2242点,下跌236点

236÷346=0.682;

2242点到2453点,上涨211点

211×0.682=144点

2453-144=2309点。

经过一组完整推导后,2453点回调的时间和价格目标都有了:时间5月28日;价格2309点!

做完上述推导还有疑虑,可进一步寻找其他证据。比如,从3月下旬以来,45天均线一直在2381点平移。说明1)2478点的调整是一个横向整理型调整,即平势型整理;2)整理的价值中枢是2381点,2381×2-2453=2309点。还有,2478点到2242点下跌236点,236×0.618=146,2453-146=2307点等!

我认为,到2309点,A股的调整已经结束,剩下的就是等待欧美股市见底,而欧美股市见底点位,我在前几周已经说过,那就是标普500指数1220点,其时间约在6月第一到第二周之间。

上述的推导过程用到了黄金比例,却没有一处照搬黄金比例,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重要的只是思想和思维方式:

一是我们古人的智慧:关于“天”与“道”的关系。

二是现代的分形理论:形态自相似原理。

三是金融分析领域前沿:混沌理论,从混沌中去寻找市场秩序,而非从有序中去寻找有序。

比尔·威廉姆斯认为投资与分析有5个境界,最低的是初学者境界,能够用一套机械系统去面对市场,解决分析判断和交易问题,这很容易,只需花几个月,看几本书就行。最高的是能够按心境来交易,类似于孔夫子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这不是你我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但其中第4个境界,以混沌的眼光看待市场,以有序的观点寻找秩序,是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的,只要我们把思维方式改造一下就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2-6-3 金学伟:在混沌中寻找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