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的介绍和实战操作

一 RAID的介绍

RAID(Redundant Aarry of Independent Disks):廉价磁盘冗余阵列是一种通过将多个物理磁盘组合成一个逻辑单元来提高数据存储性能、可靠性或两者兼顾的技术。

作用:

提高性能:通过并行读写(数据分块)加速数据访问。

增强容错能力:通过冗余数据(如镜像或校验)防止磁盘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

扩展存储容量:将多个磁盘合并为更大逻辑单元。

(简单说就是提高容错以及读写速率)

类型:

RAID0,RAID1,RAID5三种类型

(1)RAID 0(条带化)

原理:数据分块(条带)后均匀分布在多个磁盘上。

优点:读写性能高(并行操作)。

缺点:无冗余,任一磁盘故障会导致所有数据丢失。

最少磁盘数:2块。

(2)RAID 1(镜像)

原理:数据完全复制到另一块磁盘(镜像)。

优点:高容错能力(允许一块磁盘故障)。

缺点:存储利用率仅50%(容量减半)。

最少磁盘数:2块。

(3)RAID 5(带分布式校验)

原理:数据分块+校验信息(Parity)轮流存储在不同磁盘上。

优点:兼顾性能与容错(允许1块磁盘故障),存储利用率较高(N−1/N)。

缺点:写入性能受校验计算影响。

最少磁盘数:3块。

二 简单阐述一下RAID0,RAID1,RAID5三种工作模式的原理及特点

RAID0:条带集,磁盘使用2个以上,利用率100%,优缺点:读写速度快,没有容错。

RAID1:镜像集,磁盘使用2个以上,利用率50%,优缺点:读写速度一般,有容错。

RAID5:带奇偶校验的条带集,使用磁盘3个以上,利用率(n-1)/n,优缺点:读写速度快,有容错,允许坏1块硬盘。(当坏了一块硬盘之后可以由另外两块推出坏的那一块盘的数据)

三 不同RAID使用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RAID的介绍和实战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