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进阶操作实践:目录管理与系统信息查看指南

文章摘要

本文详细记录了Linux系统中通过Xshell远程管理的核心操作,包括系统信息查询、复杂目录结构创建与树形展示、多级目录快速生成、文件创建与删除、大文件制作等实践步骤。通过命令示例与输出解析,清晰呈现每一步操作的逻辑与效果,帮助读者掌握目录管理、系统信息查看及文件操作的实用技巧,适合Linux实操学习者参考。

一、通过Xshell远程登录及系统信息查询

使用Xshell通过root账户登录Linux系统后,可执行一系列命令查询系统基础信息,具体操作如下:

1.1 登录验证与基础路径查看

  • 登录提示:成功登录后,终端显示上次登录信息及提示,例如:
    There was 1 failed login attempt since the last successful login.
    Last Login: Tue Jul 8 15:54:34 2025 from 192.168.31.1
    [root@server ~]#
    
  • 显示当前工作路径:使用pwd命令,输出当前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
    [root@server ~]# pwd
    /root  # root用户默认家目录为/root
    

1.2 系统时间与日历查询

通过date命令可灵活查询或格式化显示时间,cal命令用于查看日历:

  • 显示当前系统时间(完整格式)
    [root@server ~]# date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 16:35:39 CST  # 包含年月日、星期、时分秒及时区(CST为中国标准时间)
    
  • 显示日期(yyyy-mm-dd格式):需使用+指定格式符(%Y为4位年份,%m为2位月份,%d为2位日期):
    [root@server ~]# date +"%Y-%m-%d"
    2025-07-08
    
  • 显示12小时制时间(小时:分钟:秒 AM/PM)%I表示12小时制小时,%p区分上午/下午:
    [root@server ~]# date +"%I:%M:%S %p"
    04:39:07 下午  # 中文环境下%p显示“上午/下午”
    
  • 显示2026年日历cal后接年份即可显示全年日历:
    [root@server ~]# cal 2026
    # 输出2026年1-12月完整日历(示例略,包含每月日期分布)
    

1.3 系统内存与根目录信息查询

  • 显示内存使用状态(人性化格式)free -h命令以Gi、Mi等易读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root@server ~]# free -h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9Gi  1.3Gi  147Mi   7.0Mi      625Mi       613Mi
    Swap:  4.0Gi  604Mi  3.4Gi   # 交换分区使用情况
    
  • 显示根目录(/)的文件类型及详细信息ls -ld /命令查看目录本身的权限、所有者等信息:
    [root@server ~]# ls -ld /
    dr-xr-xr-x. 22 root root 4096 78 16:29 /  # dr-xr-xr-x表示目录权限,root为所有者
    

二、复杂目录结构创建与树形展示

在Linux中,可通过mkdir命令创建嵌套目录,并使用tree工具可视化展示目录结构。

2.1 创建指定目录与文件

需按以下树形结构创建目录及文件(以/RHCSA为根目录):

/RHCSA
├─boot
│  ├─test1
│  │  └─newfile1.txt
│  ├─test2
│  │  ├─newfile2.txt
│  │  ├─newfile3.cfg
│  │  └─newfile4.c
│  ├─test3
│  └─test4
├─proc
│  ├─file1
│  │  └─backup1.txt
│  └─file2
│     └─file1
└─DEV
   ├─114.114.114.114.dns
   ├─223.5.5.5.dns
   ├─Google
   └─8.8.8.8.dns

操作命令:使用mkdir -p创建多级目录(-p确保父目录不存在时自动创建),touch创建空文件:

# 创建/RHCSA及子目录
mkdir -p /RHCSA/boot/{test1,test2,test3,test4}
mkdir -p /RHCSA/proc/{file1,file2/file1}
mkdir -p /RHCSA/DEV

# 在对应目录创建文件
touch /RHCSA/boot/test1/newfile1.txt
touch /RHCSA/boot/test2/{newfile2.txt,newfile3.cfg,newfile4.c}
touch /RHCSA/proc/file1/backup1.txt
touch /RHCSA/DEV/{114.114.114.114.dns,223.5.5.5.dns,Google,8.8.8.8.dns}

2.2 安装树形目录插件并展示结构

tree命令可直观展示目录层级结构,需先安装:

  • 安装tree插件:使用yum包管理器安装(适用于Red Hat系Linux):
    [root@server ~]# yum install tree -y
    # 输出安装过程,完成后提示“Complete!”
    
  • 显示目录树形拓扑:在/RHCSA目录执行tree,输出完整结构:
    [root@server /]# cd /RHCSA
    [root@server RHCSA]# tree
    .
    ├── boot
    │   ├── test1
    │   │   └── newfile1.txt
    │   ├── test2
    │   │   ├── newfile2.txt
    │   │   ├── newfile3.cfg
    │   │   └── newfile4.c
    │   ├── test3
    │   └── test4
    ├── DEV
    │   ├── 114.114.114.114.dns
    │   ├── 223.5.5.5.dns
    │   ├── 8.8.8.8.dns
    │   └── Google
    └── proc
        ├── file1
        │   └── backup1.txt
        └── file2
            └── file1
    
    9 directories, 8 files
    

三、一次性创建多级目录并验证路径

/目录下创建temp/tmp1/tmp2/tmp3/tmp4多级目录,并验证最终路径:

  • 创建多级目录mkdir -p可一次性创建嵌套目录(-p避免“目录不存在”错误):
    [root@server /]# mkdir -p temp/tmp1/tmp2/tmp3/tmp4
    
  • 进入tmp4目录并查看绝对路径:使用cd切换目录,pwd验证路径:
    [root@server /]# cd /temp/tmp1/tmp2/tmp3/tmp4
    [root@server tmp4]# pwd
    /temp/tmp1/tmp2/tmp3/tmp4  # 确认当前处于目标目录
    

四、root家目录下的目录创建与删除

在root用户家目录(/root)中新建test目录,创建文件后删除该目录:

  • 操作步骤
    # 进入root家目录(默认已在,可省略)
    [root@server ~]# cd ~
    
    # 新建test目录
    [root@server ~]# mkdir test
    
    # 在test目录下新建linuxtest.txt文件
    [root@server ~]# touch test/linuxtest.txt
    
    # 验证文件存在
    [root@server ~]# ls test/
    linuxtest.txt
    
    # 删除test目录(-r递归删除目录及内容)
    [root@server ~]# rm -r test/
    rm:是否删除目录 "test/"?y  # 输入y确认删除
    
    # 验证删除
    [root@server ~]# ls test/
    ls: 无法访问'test/':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  # 提示目录不存在,删除成功
    

五、使用dd命令制作大文件

dd命令可用于创建指定大小的文件,此处制作5块、每块10MB的block1文件:

  • 命令解析

    • if=/dev/zero:输入源为零设备(产生空数据);
    • of=block1:输出文件名为block1
    • count=5:创建5块;
    • bs=10M:每块大小为10MB(总大小=5×10MB=50MB)。
  • 执行命令及输出

    [root@server ~]# dd if=/dev/zero of=block1 count=5 bs=10M
    记录了5+0 的读入
    记录了5+0 的写出
    52428800字节(52 MB,50 MiB)已复制,0.0256362 s, 2.0 GB/s  # 显示总大小及写入速度
    
  • 验证文件信息stat命令查看文件大小及属性:

    [root@server ~]# stat block1
    文件: block1
    大小: 52428800        # 50MB(10MB×5)
    块: 102400            # 占用的磁盘块数
    IO块: 4096            # 磁盘IO块大小
    普通文件
    设备: fd00h/64768d
    Inode: 10184445
    硬链接: 1
    权限: (0644/-rw-r--r--)  Uid: (0/root)   Gid: (0/root)
    最近访问: 2025-07-08 17:02:33.739697013 +0800
    最近更改: 2025-07-08 17:02:33.760696928 +0800
    最近改动: 2025-07-08 17:02:33.760696928 +0800
    创建时间: 2025-07-08 17:02:33.739697013 +0800
    

总结

本文系统讲解了Linux远程登录后的信息查询、目录结构设计与创建、树形展示、多级目录快速生成、文件操作及大文件制作等核心技能。这些操作覆盖了日常管理中目录与文件处理的高频场景,掌握后可提升Linux命令行操作的效率与准确性,为更复杂的系统管理打下基础。

你可能感兴趣的:(RHCSA,linux,网络,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