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娃”的背后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网上“晒”似乎成了当代人的习惯。“晒”的东西五花八门。

买了新衣服,晒!

乔迁新居,晒!

毕业了,晒!

做了一碗面,晒!

变天了,晒!

心情不好,晒!

心情大好,晒!

不一而足。


这当中,还有一种晒,特别多!那就是“晒娃”!

孩子一个表情,晒!

孩子吃个饭,晒!

孩子走个路,晒!

孩子哼唧一下,名为唱歌,晒!

孩子手舞足蹈,美曰跳舞,晒!

年轻的家长们那是晒的很开心的。晒!晒!晒!对娃的事,事无巨细,360度无死角地晒。


而这晒,尤其是对小娃娃的晒,几乎全是骄傲地晒。宝妈A, 晒各种出行照、表情、动作来咱表现孩子的各个方面的聪颖。宝妈B,晒孩子的各种学习,学英语,发图片视频;学舞蹈,发图片视频;学画画,发图片视频…..恨不得角角落落,犄角旮旯,事无巨细,无一遗漏。宝妈C…..

举不胜举。

然而, 晒娃的背后是什么?

晒娃是一种炫耀。炫耀孩子的乖、美、聪明,晒自己与孩子的关系如何的好,炫耀孩子所拥有的一切,炫耀自己能给孩子的一切。晒,无一不在反映家长的傲娇: 我孩子多好!

晒,还在反映家长的虚荣:我家孩子拥有的一切,某些人可能没有哦。

晒,同时在反映家长的张狂。我的孩子比较强。

晒,也在反映家长的攀比。比比谁家孩子聪明、乖萌、智商高、颜值高。

晒,是家长高调地的表扬自己:你看我这家长做得多好。“给了孩子什么”,是家长们“晒”娃的内在。家长也在互相较劲,比带娃的实力。


那些晒娃的怎样了?有晒成功的,有晒失败的。

但小时候晒得多,捧得高,长大后了无声迹的比比皆是。那些小时候经常“闪亮出场”的孩子,在众人面前被大人光荣的盯着,诵首诗,唱首歌,跳个舞,表个演,打个拳的孩子,好多也就那样了。所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是也。

在晒娃的绚烂光环中,家长关注了表面,而没有关注内在。小时候的亮相没有持续不断的培养加持,长大不过尔尔。

有些小时候头上光环闪耀,被称呼为“被人家的孩子”的孩子,被骄傲、虚荣、盲目冲昏了头脑,虚浮地走在未来的道路上。长大后再也没被晒过。


有一个小孩,在小学是那时人人皆知的“别人家的孩子”。在小学就已经读了很多的书籍。说起读过的书来头头是道。她课外阅读量大于别人,别人不知道的她知道,别人不会的她会。小学的时候,英语就学到了初中的水平。好不夸张的说,她的父母带她出门,那真的是很有面子的。

有这么光鲜的一个娃,让她的父母在很多方面都不太约束与她,让她自由发展。在众人面前,更多的是展示这个孩子好的一面。

殊不知,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这个孩子很多的不良习惯得以疯长:瞧不起别人;自以为是;不听老师的建议;给父母发脾气;在家和学校任性而为,不顾后果;学习方面开始放松……

到了八年级,这个孩子就因为自己觉得不必做作业而多次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变成一个问题孩子。她的父母再也不再别人面前“晒”她的优秀了。


“晒娃”侧面体现的是家长的素质,考验的是家长的智慧。


而真正聪明的家长会认真地培养孩子,不夸张的炫耀孩子,低调而有内涵。纵观那些低调的家长,踏实,沉稳,低调,睿智,从不高调晒娃,反而静待花开,隐藏欣喜,不张扬,勤努力。后来的众人瞩目胜过当初的炫目张扬。着力培养的孩子何须晒,厉害的孩子不晒也会一鸣惊人。


真正对孩子好的不是晒,而是扎扎实实的培养。


姜文带孩子去新疆“撒野”,引发了很多人对孩子教育的思考。天要下雨,爹要教子。姜文为了孩子的成长,不让孩子在舒适优渥的环境中被溺爱,选择新疆的一个普通民居,让两个孩子进行各种训练,“吃尽苦头”,从而在身体素质和思想品格上都脱胎换骨。

那些在假期让孩子去历练的家长,那些陪着孩子进行艰苦骑行的家长,那些默默地与孩子一起去图书馆读书的家长…..他们也用图片记载了孩子的成长进步历程。但,这不是摆拍,不是作秀,而是真实的记录,这个记录照片和文字,没有频繁地拿来晒,而是作为下一个成长进步的台阶,不断地累积。

这些才是有智慧的家长!低调而有内涵。


可见,晒娃也是一种艺术。该留白处且留白,该着墨出才着墨。

你可能感兴趣的:(“晒娃”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