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常用指标名词解释及计算公式

数据分析中有大量常用指标,它们帮助我们量化业务表现、用户行为、产品健康度等。下面是一些核心指标的名词解释及计算方式,按常见类别分类:

一、流量与用户规模指标

  1. 页面浏览量
    • 名词解释: 用户访问网站或应用时,每次加载或刷新一个页面就算一次 PV。它衡量的是页面被打开的总次数。
    • 计算方式: PV = ∑(所有页面被加载的次数) (通常由埋点或日志直接统计)
  2. 独立访客数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如一天、一周、一月),访问网站或应用的不同用户数量。通常通过 Cookie 或设备 ID 去重统计。衡量访问网站的“人”的规模。
    • 计算方式: UV = Count(DISTINCT 用户标识) (如 Cookie ID、Device ID、User ID)
  3. 访问次数/会话次数
    • 名词解释: 用户从打开网站/App 到关闭(或长时间无操作超时)的一次连续互动过程称为一次访问或会话。它衡量用户访问的“次数”。
    • 计算方式: 访问次数 = ∑(用户发起的新会话次数) (通常由分析工具根据用户活动间隔自动划分)
  4. 活跃用户数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如日、周、月)有互动行为(如打开App、浏览页面、点击按钮等)的用户数量。是衡量用户粘性和产品健康度的核心指标。
      • 日活跃用户数: 一天内有活跃行为的用户数。
      • 周活跃用户数: 一周内有活跃行为的用户数(需去重)。
      • 月活跃用户数: 一月内有活跃行为的用户数(需去重)。
    • 计算方式: DAU/WAU/MAU = Count(DISTINCT 在特定时间段内有活跃行为的用户标识) (活跃行为的定义需根据业务明确,如登录、浏览核心页面等)

二、用户参与度与行为指标

  1. 人均页面浏览量
    • 名词解释: 平均每次访问(会话)浏览了多少个页面。反映用户在一次访问中的深度。
    • 计算方式: 人均PV = 总PV / 总访问次数
  2. 平均访问时长
    • 名词解释: 平均每次访问(会话)持续了多长时间。反映用户在一次访问中的停留时间。
    • 计算方式: 平均访问时长 = 所有访问的总时长 / 总访问次数 (访问时长通常指会话中最后一个事件时间戳减去第一个事件时间戳)
  3. 跳出率
    • 名词解释: 仅浏览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的访问次数占总访问次数的百分比。高跳出率通常意味着落地页不吸引人、内容不相关或用户目标已快速达成。
    • 计算方式: 跳出率 = (仅包含一个页面的访问次数) / 总访问次数 * 100%
  4. 退出率
    • 名词解释: 用户从某个特定页面离开网站/App的次数占该页面总浏览次数的百分比。用于分析特定页面的用户流失点。
    • 计算方式: 某页面退出率 = (从该页面退出的访问次数) / 该页面的总PV * 100%
  5. 转化率
    • 名词解释: 完成某个期望目标(如下载、注册、购买、提交表单等)的用户数(或访问次数)占到达该转化路径起点(如访问落地页、点击广告)的总用户数(或总访问次数)的百分比。是衡量目标达成效率的核心指标。
    • 计算方式: 转化率 = (完成目标行为的用户数或次数) / (进入转化漏斗起点的用户数或次数) * 100% (分子分母需对应,是用户级还是行为级需明确)
    • 衍生:
      • 点击率: 特定元素(如按钮、链接、广告)被点击的次数占该元素被展示次数的百分比。 CTR = 点击次数 / 展示次数 * 100%
      • 注册转化率: 注册用户数 / 访问注册页面的用户数 * 100%
      • 购买转化率: 下单用户数 / 访问商品详情页或购物车的用户数 * 100% (定义可调整)

三、留存与忠诚度指标

  1. 用户留存率
    • 名词解释: 在某个初始时间点(如某天)新增或活跃的用户,在之后的某个时间点(如第1天、7天、30天后)仍然活跃的比例。衡量产品或服务留住用户的能力。
    • 计算方式:
      1. 选定一个初始期 (T0),定义在该期首次活跃或新增的用户群 (Cohort)。
      2. 在之后的某个特定时间点 (T1, T7, T30…),计算这个初始群组中仍然活跃的用户数。
      3. 第N日/周/月留存率 = (T0期用户群在T+N时间点仍活跃的用户数) / (T0期用户群的总用户数) * 100%
    • 衍生:
      • 次日留存率: T0期新增用户,在T+1日仍活跃的比例。
      • 7日留存率: T0期新增用户,在T+7日仍活跃的比例。
      • 月留存率: T0期新增用户,在T+30日(或当月)仍活跃的比例。
  2. 用户流失率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如一个月)停止使用产品或服务的用户比例。是留存率的反面。
    • 计算方式: 流失率 = 1 - 留存率 (需在同一时间范围和同一用户群组定义下) 或更直接地:流失率 = (期初用户数 - 期末活跃用户数) / 期初用户数 * 100% (需考虑期间新增用户的影响)

四、电商与收入指标

  1. 总成交额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通过平台销售商品或服务所产生的全部订单金额之和(通常为已支付的金额)。
    • 计算方式: GMV = ∑(所有有效订单的支付金额)
  2. 销售额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扣除退款、取消订单等逆向交易后,平台实际确认的收入金额。更能反映实际收入。
    • 计算方式: 销售额 = GMV - 退款金额 - 取消订单金额 (具体定义可能因公司财务规则而异)
  3. 客单价
    • 名词解释: 平均每个订单(或每个交易用户)的金额。
    • 计算方式:
      • 订单客单价 = GMV / 总订单数
      • 用户客单价 = GMV / 下单用户数 (需去重)
  4. 付费用户数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如月),完成至少一次支付的用户数量(需去重)。
    • 计算方式: 付费用户数 = Count(DISTINCT 完成支付的用户标识)
  5. 付费率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如月),付费用户数占活跃用户数的比例。反映用户的付费意愿。
    • 计算方式: 付费率 = 付费用户数 / 活跃用户数 * 100% (时间段需一致)
  6. 每用户平均收入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通常按月或年计算),平均每个活跃用户(或注册用户)带来的收入。
    • 计算方式:
      • ARPU = 总收入 / 活跃用户数 (时间段需一致)
      • ARPU = 总收入 / 平均活跃用户数 (如果时间段较长,常用期初活跃用户+期末活跃用户除以2)
  7. 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通常按月或年计算),平均每个付费用户带来的收入。
    • 计算方式: ARPPU = 总收入 / 付费用户数 (时间段需一致)
  8. 复购率
    • 名词解释: 在特定时间段内(如月),有多次购买行为的用户占所有购买用户的比例。反映用户的忠诚度和重复购买意愿。
    • 计算方式: 复购率 = (购买次数 ≥ 2 次的用户数) / 总购买用户数 * 100% (时间段需一致)
  9. 购物车放弃率
    • 名词解释: 用户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但最终未完成结算的比例。
    • 计算方式: 购物车放弃率 = (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但未结算的用户数或次数) / (将商品加入购物车的总用户数或总次数) * 100%

五、广告与营销效果指标

  1. 广告支出回报率
    • 名词解释: 在广告投放活动中,每花费1元(或1单位货币)广告费所带来的收入。衡量广告投放的直接经济效益。
    • 计算方式: ROAS = 广告带来的收入 / 广告花费 * 100% (通常表示为百分比,如 200% 表示投入1元赚回2元)
  2. 获客成本
    • 名词解释: 平均获取一个新用户(或新客户)所花费的营销费用。
    • 计算方式: CAC = 总营销费用 / 同期获取的新用户数
  3. 客户终身价值
    • 名词解释: 预测一个客户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为企业贡献的总净收入(毛利润)。用于衡量客户的长期价值和评估营销投入的合理性。
    • 计算方式: LTV = (平均客单价 * 购买频率 * 客户平均生命周期) * 毛利率 (预测模型复杂,此为简化概念公式)

六、客户服务指标

  1. 平均首次响应时间
    • 名词解释: 客户提交服务请求(如工单、在线咨询)到客服人员首次回复之间的平均时长。反映响应速度。
    • 计算方式: FRT = ∑(首次响应时间) / 总服务请求数
  2. 平均解决时间
    • 名词解释: 从客户提交服务请求到该请求被最终解决或关闭之间的平均时长。反映解决问题的效率。
    • 计算方式: ART/ATT = ∑(解决时间) / 已解决的请求数
  3. 客户满意度
    • 名词解释: 客户对产品或服务满意程度的度量,通常通过问卷调查(如NPS、CSAT)获得。
    • 计算方式: CSAT = (满意客户数 / 参与调研客户总数) * 100% (例如,对“您对本次服务满意吗?”回答4分和5分的比例)

重要注意事项

  1. 定义一致性: 每个指标的计算逻辑和业务定义(如“活跃用户”、“订单”、“收入”)必须在团队内部清晰统一,并与数据埋点一致。
  2. 时间范围: 明确指标统计的时间范围(日、周、月、季度、年)非常重要,不同时间范围的指标不能直接比较。
  3. 去重: 对于用户级别的指标(如 UV、付费用户数、DAU),必须进行用户标识的去重计算。
  4. 分母选择: 转化率等指标的分母选择(是访问次数?还是进入该页面的用户数?)会极大影响结果,需根据分析目的谨慎选择。
  5. 指标局限性: 单一指标往往只能反映一个侧面,需要结合多个指标和业务背景进行综合分析。例如,高PV不一定代表高质量访问(可能用户在反复寻找找不到的信息)。
  6. 工具差异: 不同的数据分析工具(如 Google Analytics, Adobe Analytics, 神策, GrowingIO)对某些指标的具体计算逻辑可能有细微差别,需参考其官方文档。

总结表速查

类别 指标名称 (英文缩写) 核心解释 基本计算公式
流量规模 页面浏览量 (PV) 页面被加载的总次数 ∑(页面加载次数)
独立访客数 (UV) 不同用户的数量 Count(DISTINCT UserID)
访问/会话次数 (Visit/Session) 用户连续互动的次数 ∑(新会话次数)
日/周/月活跃用户 (DAU/WAU/MAU) 特定时间段内有互动的用户数 Count(DISTINCT 活跃用户标识)
用户行为 人均页面浏览量 (Pages/Visit) 每次访问平均浏览页面数 总PV / 总访问次数
平均访问时长 每次访问平均停留时间 总访问时长 / 总访问次数
跳出率 (Bounce Rate) 只看一页就离开的访问比例 (单页访问次数) / 总访问次数 * 100%
退出率 (Exit Rate) 从特定页面离开的比例 (某页退出次数) / 该页PV * 100%
转化率 (Conversion Rate) 完成目标动作的比例 (转化用户数/次数) / (入口用户数/次数) * 100%
留存忠诚 第N日留存率 (Retention) 初始用户在第N天仍活跃的比例 (T0用户群在T+N活跃数) / (T0用户总数) * 100%
流失率 (Churn Rate) 停止使用的用户比例 1 - 留存率 或 (期初用户 - 期末活跃用户) / 期初用户 * 100%
电商收入 总成交额 (GMV) 所有订单金额总和 ∑(订单支付金额)
销售额 (Revenue) 实际确认的收入 (常为GMV - 退款/取消) GMV - 退款金额 - 取消金额
客单价 (AOV) 平均每个订单/用户的金额 GMV / 订单数 或 GMV / 下单用户数
付费用户数 (Paying Users) 完成支付的用户数 Count(DISTINCT 支付用户标识)
付费率 活跃用户中付费用户的比例 付费用户数 / 活跃用户数 * 100%
每用户平均收入 (ARPU) 平均每个活跃用户带来的收入 总收入 / 活跃用户数
每付费用户平均收入 (ARPPU) 平均每个付费用户带来的收入 总收入 / 付费用户数
复购率 (Repurchase Rate) 多次购买用户占所有购买用户的比例 (购买≥2次用户数) / 总购买用户数 * 100%
购物车放弃率 (Cart Abandonment) 加购但未结算的比例 (加购未结算用户/次数) / (总加购用户/次数) * 100%
广告营销 广告支出回报率 (ROAS) 每元广告花费带来的收入 (广告收入 / 广告花费) * 100%
获客成本 (CAC) 获取一个新用户的平均成本 总营销费用 / 新用户数
客户终身价值 (LTV) 预测一个客户整个生命周期贡献的总净收入 (客单价 * 购买频率 * 生命周期) * 毛利率 (简化模型)
客户服务 平均首次响应时间 (FRT) 客户请求到首次回复的平均时间 ∑(首次响应时间) / 总请求数
平均解决时间 (ART/ATT) 客户请求到最终解决的平均时间 ∑(解决时间) / 已解决请求数
客户满意度 (CSAT) 客户对服务满意程度的比例 (满意客户数 / 调研客户数) * 100%

理解这些核心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是数据分析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场景和问题,选择合适的指标组合进行分析。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数据分析,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