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fka专栏 13】Kafka的消息确认机制:不是所有的“收到”都叫“确认”!

作者名称:夏之以寒

作者简介:专注于Java和大数据领域,致力于探索技术的边界,分享前沿的实践和洞见

文章专栏:夏之以寒-kafka专栏

专栏介绍:本专栏旨在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Kafka的基本概念、核心组件和使用场景,一步步构建起消息队列和流处理的知识体系,无论是对分布式系统感兴趣,还是准备在大数据领域迈出第一步,本专栏都提供所需的一切资源、指导,以及相关面试题,立刻免费订阅,开启Kafka学习之旅!

文章目录

  • Kafka的消息确认机制:不是所有的“收到”都叫“确认”!
    • 01 引言
    • 02 Kafka基础架构简介
    • 03 消息确认机制的重要性
    • 04 生产者的消息确认
      • 4.1 ACK机制
      • 4.2 请求超时与重试
      • 4.3 事务支持
    • 05 消费者的消息确认
      • 5.1 Offset提交
      • 5.2 自动与手动提交
      • 5.3 精确一次处理(Exactly-Once Processing)
    • 06 Broker的消息确认与复制
      • 6.1 写入确认
      • 6.2 复制机制
      • 6.3 ISR(In-Sync Replica)列表
    • 07 性能与可靠性的权衡
      • 7.1 Kafka消息确认机制对性能的影响
      • 7.2 消息确认机制对性能的影响
      • 7.3 如何在业务需求和系统环境之间权衡性能和可靠性
    • 08 结论

Kafka的消息确认机制:不是所有的“收到”都叫“确认”!

01 引言

在大数据和流处理领域,Apache Kafka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组件。Kafka不仅提供了高吞吐、低延迟的消息传递功能,还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机制确保了消息的可靠传输。其中,消息确认机制是Kafka确保消息可靠传递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Kafka的消息确认机制,包括其工作原理、相关配置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02 Kafka基础架构简介

在深入了解消息确认机制之前,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Kafka的基础架构。Kafka是一个分布式的流处理平台,它主要由三个核心组件构成:Producer(生产者)、Broker(代理)和Consumer(消费者)。生产者负责发送消息到Kafka集群,代理负责存储和管理这些消息,而消费者则从Kafka集群中拉取并消费这些消息。

03 消息确认机制的重要性

在分布式系统中,消息的可靠传递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网络延迟、节点故障或其他原因,消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或被重复处理。为了确保消息的可靠传递,Kafka引入了一套完善的消息确认机制。这套机制不仅保证了消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可靠传递,还提供了消息处理的确认和重试逻辑。

04 生产者的消息确认

在Kafka中,消息确认机制是确保消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可靠传递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关于Kafka消息确认机制的详细解释:

4.1 ACK机制

  • 基本定义:ACK(Acknowledgment)机制是Kafka中用于确保消息可靠传递的重要组件。当生产者发送消息到Kafka集群时,它可以设置不同的acks参数值来控制消息发送后的确认机制。
  • 三种确认模式
    • acks=0:生产者发送消息后不会等待任何来自Broker的确认响应。一旦消息被发送出去,即使Broker没有成功写入磁盘,生产者也会继续处理其他任务。这种模式适用于对延迟要求极高且可以容忍一定数据丢失的场景。
    • acks=1:生产者需要等待Leader副本成功将消息写入本地日志文件后才返回确认。这种模式提供了一定的可靠性保证,因为至少有一个副本已经保存了消息。
    • acks=allacks=-1:生产者需要等待所有在ISR(In-Sync Replicas)中的副本都成功写入消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Kafka专栏 13】Kafka的消息确认机制:不是所有的“收到”都叫“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