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解析:k8s技术架构从入门到精通

从零开始,带你玩转Kubernetes!不再是"听说很牛逼,但不知道怎么用"的状态

文章目录

  1. 初识K8s:不只是一个"容器编排工具"
  2. K8s核心架构:Master和Node的"君臣关系"
  3. Control Plane:大脑中枢的精密运作
  4. Worker Node:真正干活的"打工人"
  5. Pod:K8s世界的最小单位
  6. Service:让应用"找得到彼此"
  7. 实战场景:从单体到微服务的华丽转身
  8. 进阶之路:从入门到精通的修炼指南
  9. 总结:K8s的价值与未来

初识K8s

什么是Kubernetes?

Kubernetes(简称K8s,中间有8个字母所以叫K8s,程序员都喜欢偷懒‍♂️)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如果把Docker比作"集装箱",那么K8s就是"港口调度系统",负责管理这些集装箱的装卸、运输和存储。

为什么需要K8s?

想象一下,你有100个微服务,每个服务都运行在Docker容器中:

  • 手动管理:哪个容器挂了?在哪台机器上?怎么重启?
  • 扩缩容:流量大了怎么办?半夜加机器?
  • 服务发现:A服务怎么找到B服务?IP变了怎么办?
  • 负载均衡:请求怎么分发?怎么避免单点故障?

这就是K8s要解决的问题!


K8s核心架构

K8s采用了经典的Master-Worker架构模式,就像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

Kubernetes Cluster
Control Plane (Master)
Worker Node 1
Worker Node 2
Worker Node N
Kubelet
Kube-proxy
Container Runtime
Pods
Kubelet
Kube-proxy
Container Runtime
Pods
Kubelet
Kube-proxy
Container Runtime
Pods
API Server
etcd
Scheduler
Controller Manager
Cloud Controller Manager

整体架构特点

  • Master(Control Plane):大脑,负责决策和管理
  • Worker Node:四肢,负责运行具体的应用
  • 声明式API:告诉K8s你想要什么,它自己想办法实现
  • 控制器模式:持续监控和自动修复

Control Plane

Control Plane是K8s的"大脑",包含几个关键组件:

API Server

  • 集群的前台:所有请求都通过它
  • 认证授权:谁能做什么都由它说了算
  • RESTful API:kubectl、Dashboard都通过它交互

etcd

  • 集群的数据库:所有配置、状态都存在这里
  • 分布式一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高可用
  • Watch机制:配置变化时实时通知

Scheduler

  • Pod调度器:决定Pod运行在哪个Node上
  • ⚖️ 智能调度:考虑资源、亲和性、反亲和性等因素
  • 可扩展:支持自定义调度策略

Controller Manager

  • 自动化管理:维护集群的期望状态
  • 控制循环:持续监控和调整
  • 内置控制器:Deployment、Service、Volume等
Control Plane 工作流程
API Server
用户提交YAML
etcd存储
Scheduler调度
kubelet执行
反馈状态

Worker Node

Worker Node是K8s的"四肢",真正运行应用的地方:

Kubelet

  • 节点代理:Master和Node之间的桥梁
  • Pod生命周期管理:创建、监控、删除Pod
  • 资源监控:上报节点和Pod状态

Kube-proxy

  • 网络代理:实现Service的负载均衡
  • 流量转发:iptables、ipvs等多种模式
  • 服务发现:让Pod能找到其他Service

Container Runtime

  • 容器运行时:Docker、containerd、CRI-O等
  • 镜像管理:拉取、存储、清理镜像
  • 容器管理:创建、启动、停止容器
Worker Node 内部结构
System Pods
User Pods
Node Components
Kubelet
Container Runtime
Local Storage
App Pod 1
App Pod 2
App Pod 3
kube-proxy
Fluentd
Node Monitoring

Pod

Pod是K8s中最小的调度单位,理解Pod是掌握K8s的关键:

Pod的特点

  • 共享网络:Pod内的容器共享IP和端口
  • 共享存储:可以挂载相同的Volume
  • 生命周期绑定:容器同生共死
  • 原子性: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Pod网络模型

Pod Network Model
Pod 1
Pod 2
Node Network
Bridge Network
eth0
Container C
Container D
Network Namespace
Container A
Container B
Network Namespace

什么时候用多容器Pod?

  • Sidecar模式:日志收集、监控代理
  • Init容器:应用启动前的初始化工作
  • 代理模式:Service Mesh中的Envoy代理

Service

Service解决了Pod IP不固定的问题,是K8s网络的核心概念:

Service类型

  • ClusterIP:集群内部访问(默认)
  • NodePort:通过节点端口访问
  • LoadBalancer:云厂商负载均衡器
  • ExternalName:DNS别名

Service工作原理

Service 工作原理
Kube-proxy
Service
Client
Endpoints
Pod 1
Pod 2
Pod 3
iptables rules
IPVS rules

服务发现机制

  • DNS解析:service-name.namespace.svc.cluster.local
  • 环境变量:自动注入Service信息
  • API查询:通过K8s API获取Service信息

实战场景

从单体到微服务的迁移

After: 微服务架构
Frontend
Backend Services
Data Layer
Before: 单体应用
User DB
Order DB
Payment DB
Redis Cache
User Service
Order Service
Payment Service
Notification Service
UI Service
Monolithic App
Database

典型部署模式

1. 蓝绿部署
  • 零停机更新:新版本准备好再切换
  • 快速回滚:出问题立即切回老版本
  • 资源成本:需要双倍资源
2. 滚动更新
  • 逐步替换:一个个替换Pod
  • 资源友好:不需要额外资源
  • ⏱️ 更新时间较长:需要等待所有Pod更新完成
3. 金丝雀发布
  • 小范围验证:先给少量用户使用新版本
  • 风险控制:可以观察指标再决定是否全量发布
  • 复杂度较高:需要额外的流量管理

进阶之路

入门阶段(1-2个月)

  • 理论基础:掌握容器、Pod、Service等基本概念
  • 实践环境:本地搭建minikube或kind
  • 命令行工具:熟练使用kubectl
  • YAML编写:会写基本的Deployment、Service配置

进阶阶段(3-6个月)

  • 架构设计:理解Control Plane和Worker Node的交互
  • 监控告警:Prometheus + Grafana + AlertManager
  • 安全管理:RBAC、NetworkPolicy、SecurityContext
  • 包管理:Helm Chart的使用和开发

精通阶段(6个月以上)

  • 平台建设:基于K8s构建PaaS平台
  • 自定义资源:CRD + Operator开发
  • 多集群管理:跨云、跨地域的集群联邦
  • 性能优化:大规模集群的调优和治理

学习路径图

K8s 学习路径
技能树
K8s概念
容器基础
基础实践
网络存储
安全监控
平台建设
云原生生态
Docker
YAML
Linux
网络
存储
监控
安全
开发

总结

K8s不仅仅是一个容器编排工具,它更像是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为云原生应用提供了完整的运行时环境。通过声明式API和控制器模式,K8s让应用的部署、扩缩容、服务发现等复杂操作变得简单可靠。

K8s的核心价值

  • 提高效率:自动化运维,减少人工干预
  • 弹性伸缩:根据负载自动调整资源
  • 故障恢复:自动重启、重新调度失败的Pod
  • 多云支持:一套配置,到处运行

未来展望

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发展,K8s正在向以下方向演进:

  • AI/ML工作负载:支持GPU、TPU等AI芯片
  • 零信任安全:更细粒度的安全控制
  • 边缘计算:轻量化的K8s发行版
  • Serverless:Knative、OpenFaaS等FaaS平台

记住:K8s的学习曲线可能很陡峭,但一旦掌握,你就拥有了现代应用部署的"超能力"!‍♂️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在K8s的世界里探索吧!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收藏哦!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 深度解析:k8s技术架构从入门到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