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我焦虑,可有解药?

被AI相关的信息搞焦虑了?

这波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生产力变革浪潮,从23年开始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一浪接一浪的奔涌而来,从ChatGPT、 AGI,到多模态大模型、Agent、Cursor,到DeepSeek、Manus,到近期的MCP协议、A2A协议等各种新概念、应用或工具的信息接连不断的往我们的脑子冲进来。就像被连续扇耳光,上一个还没反应过来下一个又来了,被扇得脑袋瓜子嗡嗡的!我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人包括本人对AI的疯狂进化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焦虑。大家的焦虑点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担心AI取代了自己,另一类是怕错过AI的机遇。连我66岁的老母亲也时常给我分享AI相关的信息就可见一斑了。

近两年基于公司业务做了很多结合生成式人工智能(现在大家都习惯叫AI)的探索和尝试,在应用创新 和提效方面都有一些成果。在持续地探索式的尝试用各种姿势和AI做深入的交流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场景下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它颠覆性的强大,也了解了它的目前的局限性,但AI还在高速持续地进化!

不要中了AI的圈套!!!

当下,每当AI在某个领域做出突破性的成果或一个亮眼的应用出现,就会有有一部分人开始焦虑:“我的岗位是不是以后就不用了,就要下岗了”。同时又有一部分人为之狂欢:“哇!机会来了,他来了(他焦虑了)…他来了(他焦虑了)…我要创新(我要卖课)…我要all in AI(我要all in 割韭菜)”。

除了上来就教“普通人如何用AI赚钱”系列,当然还是有用真诚做课件用良心做教育的,需要你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去甄别,或者“交了足够的学费”后也就学会(废)了。如果真想学习,可以搜索人工智能领域大佬吴恩达的亲自授课,也可以在B站或油管看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发烧友的实践分享视频,多逛逛github上的开源项目,都是免费的!

是机会,但没有捷径!

还有的人说,那我先用AI是不是就会比别人优秀啊?是的,你就是很优秀啊,就如同漆黑中的萤火虫,菜市场的风度翩翩的猪肉佬…说岔了,是的,相同的水平下,先用AI的人是会比后用AI的人更有机会变优秀。但是跟AI关系不大,跟你的探索欲、对效率的追求以及执行力有关。

如果我们每天的工作只是按部就班的去完成流水线式的任务,那是大概率会被AI替代的,别说AI了,就隔壁老王都蠢蠢欲动啊。AI会把善于探索思考行动的人和不爱思考探索行动的人的差距拉大,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这个差距会越来越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唯一能做的是持续积累经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要么纵向打透成为领域资深专家,让AI无法代替;要么整个横向搞明白能自己支起一摊,请AI给你干活。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做产品的小哥在朋友圈抱怨:“我真怀疑网上那些说什么两小时开发小程序的都是假的,我特么做两周了还没搞出来”。我估计这哥们儿理解错了,也许人家是使用AI两个小时就能开发出来,不用AI需要半天也能开发出来。很多看到小猫补光灯成功的故事,就认为有了AI“我也行”,大多数人不太愿意厚积,只想薄发,去了解一下陈云飞的过往吧。AI没法让人一步登天,如果能,那估计天上比楼下菜市场热闹。

反抗不了就要学会享受!

所以呢,没必要焦虑。与其担心AI会嘎了你,或者别人拿AI来嘎你。不如立即行动,用起来,让它给你干活,试探它的底线,蹂躏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码农们!搞起!

AI编程智能体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的公众号,会不定期分享哦(* ̄︶ ̄):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AI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