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前言
一、列表
1.1 什么是列表
1.2 列表的拼接
1.3 列表的遍历
1.4 列表的重复
1.5 返回索引
1.6 移除元素
1.7 清空列表
1.8 列表的逆序
二、元组
2.1 元组元素的查找
2.2 元组统计的用法
总结
前言
在 Python 中,列表(List)和元组(Tuple)作为两种基础的序列类型,虽然都用于存储有序元素,但因各自的特性(可变性 vs 不可变性),在实际编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适用于不同场景。
列表(List) 是一种基础且常用的可变序列数据结构,用于存储一组有序的元素。它允许包含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整数、字符串、甚至其他列表等),并且支持动态修改(添加、删除、修改元素)。
list1 += list2
或 list1.extend(list2)
list1 = [1, 2] list2 = [3, 4] list1 += list2 # list1 变为 [1, 2, 3, 4] # 等价于 extend() 方法 list1.extend(list2) # 效果同上
直接遍历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fruit in fruits: print(fruit) # 输出:apple, banana, cherry
通过索引遍历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or i in range(len(fruits)): print(i, fruits[i]) # 输出:0 apple, 1 banana, 2 cherry
list * n:将列表中的元素重复 n
次,返回新列表。
original = [1, 2] repeated = original * 3 # [1, 2, 1, 2, 1, 2]
index:返回元素第一次出现的索引,若不存在则报错。为了防止报错一般余if联合使用。
if "apple" in fruits: print(fruits.index("apple"))
pop():移除并返回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last_fruit = fruits.pop() # 移除并返回最后一个元素 print(last_fruit) # 输出:cherry print(fruits) # 输出:['apple', 'banana']
remove():移除列表中第一个匹配的元素。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banana"] fruits.remove("banana") # 移除第一个 "banana" print(fruits) # 输出:['apple', 'cherry', 'banana']
clear():用于清空列表中的所有元素,使列表变为空列表。
fruits = ["apple", "banana", "cherry"] fruits.clear() # 清空列表 print(fruits) # 输出:[]
reverse()
:直接修改原列表,将元素顺序反转。
nums = [1, 2, 3, 4] nums.reverse() # 原地逆序 print(nums) # 输出:[4, 3, 2, 1]
与列表相比元组的操作比较少,可以当做一个不变的列表,甚至可以说元组是一个常量。
index():
其用法与列表(List)的 index()
方法类似,但由于元组是不可变类型,该方法仅用于查询,不支持修改操作。
tup = (10, 20, 30, 20) print(tup.index(20)) # 输出:1(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count()
:统计某个元素在元组中出现的次数。
tup = (1, 2, 2, 3, 2) print(tup.count(2)) # 输出:3(元素2出现3次)
元组(tuple)和列表(list)是 Python 中两种常用的序列类型,它们既有相似的核心功能,又在特性和适用场景上存在显著差异。元组的不可变性使其在创建时无需预留动态扩容的内存空间,因此内存占用更小,创建速度也比列表更快(尤其对于大量数据)。在访问元素时,两者效率相近,但当涉及迭代操作时,元组的迭代速度通常略快于列表,这是因为解释器对不可变对象的处理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