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考研逐题详解:2010年第22题——显存带宽

2010年第22题

假定一台计算机的显示存储器用 DRAM 芯片实现,若要求显示分辨率为 1600×1200,颜色深度为 24 位,帧频为 85Hz,显存总带宽的 50% 用来刷新屏幕,则需要的显存总带宽至少约为( )

A. 245Mbps \qquad B. 979Mbps \qquad C. 1958Mbps \qquad D. 7834Mbps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显存总带宽的计算方法,涉及计算机显示系统的基本参数,包括分辨率、颜色深度、帧频以及显存带宽利用率。

  1. 分辨率:表示屏幕上像素的总数量,由水平像素数(宽度)和垂直像素数(高度)的乘积决定。

    • 本题中分辨率为 1600×1200,即水平方向有 1600 个像素,垂直方向有 1200 个像素。总像素数 = 1600 × 1200。
    • 分辨率直接影响每帧图像的数据量,因为每个像素都需要存储颜色信息。分辨率越高,像素数越多,数据量越大,对显存带宽的需求越高。
  2. 颜色深度:表示每个像素用于表示颜色的位数(bits per pixel, bpp)。它决定了颜色的丰富程度,例如 24 位颜色深度可表示约 1677 万种颜色(2242^{24}224)。

    • 本题中颜色深度为 24 位,即每个像素占用 24 位。
    • 颜色深度与像素总数共同决定了每帧图像的显存占用量(总位数)。颜色深度越大,单个像素数据量越大,进一步增加带宽需求。
  3. 帧频:表示屏幕每秒刷新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例如,本题中的 85Hz 表示每秒显示 85 帧图像,即每秒需要刷新 85 次完整屏幕。

    • 帧频决定了显存每秒需要传输的数据量(带宽)。帧频越高,单位时间内需要处理的数据量越大,对显存带宽的要求也越高。
  4. 显存带宽:指显存每秒能够传输的数据量,通常以位每秒(bps)或兆位每秒(Mbps)为单位。计算公式为:带宽 = 数据量 / 时间。

    • 本题要求计算显存总带宽,并指定了带宽利用率:显存总带宽的 50% 用于刷新屏幕,这意味着刷新屏幕所需的带宽仅占总带宽的一半。
    • 显存带宽必须满足实时刷新的数据需求,但实际系统中,显存还需处理其他任务(如纹理加载、几何计算等),因此总带宽需大于纯刷新需求。题目通过 50% 的利用率模拟了这种开销,体现了实际系统的设计考量。
  5. 带宽利用率:指显存总带宽中用于特定任务(如刷新屏幕)的比例。

    • 本题中 50% 的总带宽用于刷新屏幕,因此刷新屏幕所需带宽是总带宽的一半。
    • 该知识点与显存带宽紧密结合。计算时需先求出纯刷新带宽,再根据利用率推导总带宽(总带宽 = 刷新带宽 / 利用率比例)。这反映了系统设计中带宽分配的典型约束。

综合以上知识点,确定针对本题的如下解题思路:

先计算每帧图像的数据量(位),再乘以帧频得到每秒刷新所需带宽(bps)。然后,根据带宽利用率(50% 用于刷新),计算显存总带宽(总带宽 = 刷新带宽 / 0.5)。最后,将结果转换为 Mbps(兆位每秒),并与选项比较。

  • 步骤 1:计算总像素数

    • 分辨率 = 1600 × 1200 像素。
    • 总像素数 = 1600 × 1200 = 1920000 像素。
  • 步骤 2:计算每帧图像的数据量(位)

    • 颜色深度 = 24 位/像素。
    • 每帧数据量 = 总像素数 × 颜色深度 = 1920000 × 24 位 = 46080000 位
  • 步骤 3:计算每秒刷新所需带宽(刷新带宽)

    • 帧频 = 85 Hz(即每秒 85 帧)。
    • 刷新带宽 = 每帧数据量 × 帧频 = 46080000 × 85 位/秒(bps)= 3,916800000 bps。
  • 步骤 4:计算显存总带宽

    • 显存总带宽的 50% 用于刷新屏幕,因此:刷新带宽 = 50% × 总带宽 ,即:总带宽 × 0.5 = 3,916,800,000 bps。
      解得: 总带宽 = 3916800,000 / 0.5 = 7833600000 bps。
  • 步骤 5:将总带宽转换为 Mbps

    • 1 Mbps = 1,000,000 bps(注意:计算机领域通常使用 10610^6106 定义 1M)。
      总带宽(Mbps)= 7833600000 / 1000000 = 7833.6 Mbps。
      题目要求“至少约为”,因此四舍五入取整数:7,833.6 ≈ 7,834 Mbps。

所以,显存总带宽至少约为 7,834 Mbps。

本题答案:D

你可能感兴趣的:(考研复习408,考研,计算机考研,408,真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