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虚拟专用网络VPN、网络地址转换NAT

文章目录

  • 地址解析协议ARP
    • 解决的问题
    • ARP解析流程
    • ARP高速缓存
  •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ICMP报文的种类
      • ICMP差错报告报文
      • ICMP询问报文
    • ICMP应用举例
      • 分组网间探测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
      • traceroute(tracert)
      • 确定路径的MTU
  • 虚拟专用网络
    • 专用地址
    • 虚拟专用网络
    • 远程接入VPN(remote access VPN)
  • 网络地址转换
    • NAPT(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
      • 如何解决有且仅有一个全球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协议与划分层次
    • 体系结构

地址解析协议ARP

解决的问题

地址解析协议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将IP地址转换为硬件地址即MAC地址。
由于IP协议使用了ARP协议,因此通常把ARP协议划归为网络层。但是ARP协议的用途是为了从网络层使用的IP地址,解析出在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硬件地址。因此有另外一种说法:ARP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

ARP解析流程

  • ARP是通过广播来完成的。假设主机A要向主机B发送数据报,主机A需要知道主机B的IP地址和MAC地址。但现在的情况是主机A只知道主机B的IP地址,所以需要先获取主机B的MAC地址。
  • 此时主机A会构建一个ARP请求分组,源IP和MAC地址是主机A的IP和MAC地址,目的IP地址是主机B的IP地址,由于不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于是填写为主机A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
  • 位于本地网络上的主机都可以收到主机A发送的广播数据包,但是只有主机B[每一个收到广播数据包的主机,会从数据包中解析出目的IP地址并与自己的IP地址相比较,相同则是目标主机]会回应主机A并告诉自己的MAC地址。
  • 主机A收到主机B的相应分组之后,就会知道主机B的MAC地址。

具体的,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网络层: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虚拟专用网络VPN、网络地址转换NAT_第1张图片

  • 发送方是主机 H 1 \mathrm{H}_{1} H1,要把IP数据报发送到同一个网络上的另一台主机 H 2 \mathrm{H}_{2} H2 H 1 \mathrm{H}_{1} H1发送ARP请求分组[在网1上广播],找到目的主机 H 2 \mathrm{H}_{2} H2的硬件地址。
  • 发送方是主机 H 1 \mathrm{H}_{1} H1,要把IP数据报发送到另一个网络上的主机 H 3 \mathrm{H}_{3} H3或者 H 4 \mathrm{H}_{4} H4 H 1 \mathrm{H}_{1} H1发送ARP请求分组[在网1上广播],此时与网1相连的路由器 R 1 \mathrm{R}_{1} R1通过查找路由表发现, H 3 \mathrm{H}_{3} H3或者 H 4 \mathrm{H}_{4} H

你可能感兴趣的:(网络层:地址解析协议AR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虚拟专用网络VPN、网络地址转换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