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模式下启用 SAI(SoC 架构信息)的操作解析

一、交互式模式启用 SAI 的核心逻辑与流程

在交互式模式下启用 SAI(SoC Architecture Information)是通过命令行逐行输入指令,动态构建芯片架构模型并实时查看反馈的操作方式。其核心优势在于灵活性高,适合设计早期的单场景探索与命令调试,具体流程如下:

二、关键操作步骤与命令详解
  1. 启动 SAI 功能(read_sai)

    • 作用:启动物理设计环境并进入 SAI 交互模式。
    • 命令格式

      tcl

      read_sai  # 无参数时进入SAI交互模式
      
    • 执行效果
      • 控制台显示 SAI 交互提示符(如SAI> );
      • 允许逐行输入 SAI 相关命令,实时构建设计数据库。
  2. SAI 交互命令示例

    • 创建模块(create_module)

      tcl

      create_module -name cpu_core -area 15000 -shape rectangle  # 创建CPU模块
      
    • 定义连接关系(connect)

      tcl

      connect -src cpu_core/data_out -dst ddr_ctrl/data_in -width 64  # 连接数据总线
      
    • 添加宏单元(add_macro)

      tcl

      add_macro -name l2_cache -library mem_lib -size 2MB  # 添加缓存宏单元
      
    • 查看帮助(–help)

      tcl

      create_module -help  # 查看命令参数说明
      
  3. 结束 SAI 会话(end_sai)

    • 作用:退出 SAI 交互模式,返回常规 Innovus 命令环境。
    • 命令格式

      tcl

      end_sai  # 终止SAI输入
      
    • 注意事项
      • 无论交互式还是脚本模式,end_sai均会终止 SAI 会话;
      • 会话结束后,已创建的 SAI 模型会保留在设计数据库中。
三、时序验证与 GUI 布局操作
  1. 时序准备检查(timeDesign –prePlace)

    • 作用:在布局前验证 SAI 模型的时序可行性。
    • 命令示例

      tcl

      timeDesign -prePlace  # 基于SAI模型执行时序分析
      report_timing -slack_threshold -0.1  # 查看时序违规路径
      
  2. 启动物理设计 GUI

    • 操作流程
      1. 完成 SAI 模型构建后,输入gui命令打开图形界面;
      2. 在 GUI 中执行模块布局(Floorplan):
        • 拖拽模块至指定位置;
        • 可视化查看模块间连接与时序路径;
        • 实时更新布局对拥塞和时序的影响。
四、交互式模式与批处理模式的对比
模式 交互式模式(Interactive Mode) 批处理模式(Batch Mode)
操作方式 手动逐行输入命令,实时获取反馈 通过脚本自动执行,无需人工干预
灵活性 高(可随时修改命令、中断流程) 低(脚本编写后需重新运行)
效率 适合单方案调试(如模块连接验证) 适合多方案批量处理(如 10 种架构对比)
错误处理 实时报错,便于快速定位(如命令拼写错误) 需在脚本中添加错误捕获(如catch命令)
典型场景 设计早期的架构探索、新命令学习 设计后期的多场景回归测试、自动化流程
五、交互式模式的最佳实践
  1. 分阶段构建模型

    • 按 “模块定义→连接建立→约束设置” 的顺序逐步输入命令,每步验证模型状态:

      tcl

      read_sai
      create_module -name cpu ...  # 第一步:创建模块
      create_module -name ddr ...
      connect -src cpu -dst ddr ...  # 第二步:定义连接
      set_timing_constraint -clock freq 2.5GHz ...  # 第三步:添加时序约束
      end_sai
      
  2. 实时可视化验证

    • 在命令行中穿插执行 GUI 相关命令,同步查看模型物理表现:

      tcl

      read_sai
      create_module -name gpu -area 20000 -location 4000 3000
      gui  # 打开GUI查看模块位置
      add_macro -name mem -location 6000 3000  # 返回命令行继续建模
      
  3. 命令历史与复用

    • 使用history命令查看已输入的命令,复制重用或修改:

      tcl

      history 10  # 查看最近10条命令
      # 复制并修改之前的create_module命令
      create_module -name npu -area 18000 ...
      
六、常见应用场景示例
  1. 新架构探索与验证

    tcl

    read_sai
    # 定义异构计算架构
    create_module -name cpu_core -type hard -area 15000
    create_module -name npu_core -type soft -area 20000
    connect -src cpu_core -dst npu_core -bus axi4 -width 128
    set_power_domain -module {cpu_core npu_core} -voltage 0.8V
    end_sai
    gui  # 在GUI中查看架构布局
    
  2. IP 接口兼容性调试

    tcl

    read_sai
    # 加载IP模块并验证接口
    create_module -name ddr_ctrl -from_ip_lib -version 5.0
    create_module -name cpu -user_defined
    connect -src cpu/data -dst ddr_ctrl/data -width 64
    check_interface_timing -src cpu -dst ddr_ctrl  # 实时检查时序兼容性
    end_sai
    

总结

交互式模式下启用 SAI 提供了灵活的架构建模方式,适合设计早期的探索性工作与命令调试。通过read_sai进入交互环境后,可逐行输入模块创建、连接定义等命令,并实时通过 GUI 或时序分析命令验证模型可行性。该模式与批处理模式形成互补,前者用于单场景精细调整,后者用于多场景批量验证,共同支撑复杂 SoC 的架构设计与物理规划。

你可能感兴趣的:(交互式模式下启用 SAI(SoC 架构信息)的操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