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内核IPv4路由子系统深度剖析:FIB前端实现与设计原理

深入理解Linux网络栈的核心组件:路由表管理、地址验证与事件处理机制

引言

在Linux网络栈中,IPv4转发信息库(FIB)是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核心子系统。fib_frontend.c作为FIB的前端实现,承担着路由表管理、用户接口交互和网络事件响应等关键任务。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关键文件的实现原理,揭示Linux路由机制的设计哲学。

一、FIB前端整体架构

/* 核心数据结构 */
struct fib_table {
    struct hlist_node tb_hlist; // 哈希表节点
    u32     tb_id;             // 路由表ID
    int     tb_default;        // 默认路由
    int     (*tb_lookup)(...); // 查找函数
    // ...
};

struct fib_config {
    u8      fc_protocol;     // 路由协议(RTPROT_*)
    u8      fc_scope;        // 作用域(RT_SCOPE_*)
    u8      fc_type;         // 路由类型(RTN_*)
    // ... 其他配置项
};

FIB前端通过以下模块协同工作:

  1. 路由表管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程,#,C语言,网络,linux,网络,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