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学习笔记】组合特征(Feature Combinations)是提升模型性能、挖掘特征交互信息、增强非线性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机器学习|学习笔记】组合特征(Feature Combinations)是提升模型性能、挖掘特征交互信息、增强非线性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机器学习|学习笔记】组合特征(Feature Combinations)是提升模型性能、挖掘特征交互信息、增强非线性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文章目录

  • 【机器学习|学习笔记】组合特征(Feature Combinations)是提升模型性能、挖掘特征交互信息、增强非线性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 前言
    • ✅ 一、什么是组合特征?
      • ▶ 定义:
      • ▶ 举个例子:
    • ✅ 二、为什么要使用组合特征?
    • ✅ 三、如何构造组合特征?(附代码)
      • 方法 1:人工交叉(简单 & 常用)
      • 方法 2:使用 `PolynomialFeatures` 自动构造组合项(数值特征)
      • 方法 3:自动组合离散类别(`sklearn.preprocessing.FunctionTransformer` + `OneHotEncoder`)
    • ✅ 四、怎么有效找到有用的组合特征?
      • 方式 1:人工先验经验
      • 方式 2:特征交叉搜索
      • 方式 3:模型内交叉学习(自动化)
      • Python:用树模型评估组合特征贡献(基于特征重要性)
    • ✅ 五、组合特征的发展趋势
    • ✅ 总结


欢迎铁子们点赞、关注、收藏!
祝大家逢考必过!逢投必中!上岸上岸上岸!upupup

大多数高校硕博生毕业要求需要参加学术会议,发表EI或者SCI检索的学术论文会议论文。详细信息可关注VX “学术会议小灵通”或参考学术信息专栏:https://blog.csdn.net/2401_89898861/article/details/147196847


前言

  • 在机器学习的发展过程中,组合特征(Feature Combinations)已经成为提升模型性能、挖掘特征交互信息、增强非线性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尤其在结构化数据建模(如广告推荐、CTR预测、金融风控等)中具有核心地位

下面我们将从概念、动机、发展趋势、自动化方法逐步讲清楚,并辅以完整 Python 示例来帮助理解和实战。

✅ 一、什么是组合特征?

▶ 定义:

  • 组合特征是指由两个或多个原始特征通过交叉、拼接、函数变换等方式构造的新特征,用于捕捉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举个例子:

  • 原始特征:
Color = ['Red', 'Blue', 'Green']
Size = ['S', 'M', 'L']

  • 组合特征:
Color_Size = ['Red_S', 'Blue_M', 'Green_L']

  • 它意味着模型可以区分:“红色的小号”和“红色的大号”,而不仅仅是“红色”或“小号”。

✅ 二、为什么要使用组合特征?

原因 说明
捕捉非线性关系 如“职业 = 医生 + 收入 > 1万”比“收入”或“职业”单独更具预测力
增强模型能力 线性模型无法自动建交互项,需人为提供组合特征
提升性能 在推荐系统、广告排序中组合特征显著提高AUC与CTR预测能力
降维与稀疏建模 在高维稀疏数据中,组合特征+Embeddings 是常用方式(如Wide & Deep)

✅ 三、如何构造组合特征?(附代码)

方法 1:人工交叉(简单 & 常用)

import pandas as pd

df = pd.DataFrame({
    'Color': ['Red', 'Blue', 'Green'],
    'Size': ['S', 'M', 'L']
})

# 拼接组合特征
df['Color_Size'] = df['Color'] + "_" + df['Size']
print(df)

方法 2:使用 PolynomialFeatures 自动构造组合项(数值特征)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
import numpy as np

X = np.array([[1, 2],
              [3, 4],
              [5, 6]])

# 包含交互项和高次项(比如 x1*x2, x1^2, x2^2)
poly = PolynomialFeatures(degree=2, interaction_only=False, include_bias=False)
X_poly = poly.fit_transform(X)

print("新特征名:", poly.get_feature_names_out(['x1', 'x2']))
print("组合特征:\n", X_poly)

方法 3:自动组合离散类别(sklearn.preprocessing.FunctionTransformer + OneHotEncoder

from sklearn.pipeline import Pipeline
from sklearn.compose import ColumnTransformer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OneHotEncoder, FunctionTransformer

# 组合两个类别特征列
def combine_cat_features(X):
    return (X[:, 0] + "_" + X[:, 1]).reshape(-1, 1)

df = pd.DataFrame({
    'Color': ['Red', 'Blue', 'Green'],
    'Size': ['S', 'M', 'L']
})

pipe = Pipeline(steps=[
    ('combine', FunctionTransformer(combine_cat_features, validate=False)),
    ('encode', OneHotEncoder(sparse=False))
])

X_new = pipe.fit_transform(df[['Color', 'Size']])
print("组合特征编码:\n", X_new)

✅ 四、怎么有效找到有用的组合特征?

方式 1:人工先验经验

  • 基于业务知识设定规则,比如:“职位 + 地区”、“设备 + 时间段”等。

方式 2:特征交叉搜索

  • 枚举所有可能的特征对组合,然后使用信息增益、Gini指数等指标筛选效果最强的组合。

方式 3:模型内交叉学习(自动化)

方法 说明
树模型自动学习交互特征 如 XGBoost / LightGBM / CatBoost 能捕捉高阶交叉
Wide & Deep 网络结构 Wide部分手动交叉 + Deep部分自动提取组合
Factorization Machines(FM) 自动建二阶交互项,适合推荐系统稀疏数据
特征组合搜索算法 如 Deep Feature Synthesis(DFS)、AutoCross、AutoML

Python:用树模型评估组合特征贡献(基于特征重要性)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RandomForestClassifier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LabelEncoder

df = pd.DataFrame({
    'Color': ['Red', 'Blue', 'Green', 'Red', 'Blue'],
    'Size': ['S', 'M', 'L', 'XL', 'S'],
    'Label': [1, 0, 1, 0, 1]
})

# 编码类别
for col in ['Color', 'Size']:
    df[col] = LabelEncoder().fit_transform(df[col])

# 添加组合特征
df['Color_Size'] = df['Color'].astype(str) + "_" + df['Size'].astype(str)
df['Color_Size'] = LabelEncoder().fit_transform(df['Color_Size'])

# 建模
X = df[['Color', 'Size', 'Color_Size']]
y = df['Label']
model = RandomForestClassifier().fit(X, y)

# 特征重要性
print("\n特征重要性:", dict(zip(X.columns, model.feature_importances_)))

✅ 五、组合特征的发展趋势

阶段 特征构造方式 举例
传统ML 人工交叉、统计筛选 特征工程主导
自动化ML AutoFeature / DFS / TFX 自动组合+评分筛选
深度学习 Wide & Deep、DeepFM、Attention机制 自动学习高阶特征交互
解释性增强 SHAP交叉分析、组合可视化 发现隐藏模式

✅ 总结

问题 解答
什么是组合特征? 将两个或多个原始特征构造新特征
为什么要用它? 捕捉特征之间的交互,提高表达能力
怎么构造? 拼接、Polynomial、自动工具、模型内部
怎么评估? 信息增益、模型重要性、交叉验证
如何自动化? AutoML工具、Wide&Deep网络、FM算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学习,学习笔记,机器学习,学习,笔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