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正再次成为科技与金融巨头们瞩目的焦点。随着其《稳定币条例》即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一场围绕“合规稳定币”的竞赛已然打响。
蚂蚁集团、京东、小米等“大厂”纷纷入局,但这盘大棋的目标,或许远不止于稳定币本身,而是指向其背后更广阔的蓝海——RWA(真实世界资产)的万亿级赛道
(一)稳定币先行:巨头抢滩“数字港元”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国际与蚂蚁数科均计划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
与此同时,支付服务商连连数字也已成立专项团队,积极探讨申请的可能性。而京东旗下的京东币链科技,早已成为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的参与者,并与小米旗下天星银行达成合作。
为什么巨头们对稳定币如此热衷?
从表面看,稳定币是连接传统金融与区块链世界的关键桥梁。它锚定法币,价格稳定,解决了比特币等加密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痛点,能成为数字世界中可靠的交易媒介和价值尺度。
截至2025年5月,全球稳定币总市值已飙升至近2500亿美元,其在跨境支付、零售交易等场景的巨大潜力已得到初步验证。
巨头们布局稳定币,正是为了抢占未来数字金融的核心支付基础设施。
然而,如果仅仅将目光停留在支付层面,便低估了这场布局的深远意义。稳定币更重要的角色,是RWA赛道的“核心燃料”与“计价单位”。
(二)RWA:巨头们的“终极战场”
RWA需要稳定币作为基础设施想象一下,一栋被通证化的大楼,或者一笔被上链的企业贷款,其价值如何衡量和交易?
如果使用价格不稳定的比特币或以太坊进行交易,买卖双方都将承受巨大的汇率风险。
而合规、透明、由巨头背书的稳定币(如未来的“数字港元”),则提供了完美的解决方案。
它为RWA资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计价单位和高效的清算结算工具,是RWA生态能够运转起来的基石。
巨头已在RWA领域悄然布局提供的资讯中有一个关键细节,印证了巨头们的真实意图。文章提到:
2024年8月,朗新集团与蚂蚁数科合作在香港完成国内首单基于新能源实体资产的RWA项目,蚂蚁数科旗下蚂蚁链提供技术支持。
这则消息清晰地表明,在申请稳定币牌照之前,蚂蚁已经拥有了RWA项目的实战经验。
这绝非巧合,而是其战略版图的体现:一手通过蚂蚁链等技术平台构建RWA资产化的能力,另一手通过申请稳定币牌照,打造RWA资产交易和流转所必需的“货币”。两者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同样,京东币链科技测试的场景包括“跨境支付、投资交易、零售支付”,其中的“投资交易”正为RWA的应用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巨头们的布局展现了强大的战略协同性。以连连数字为例,该公司在全球持有65张支付牌照,其香港子公司又获得了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
如果未来再成功获得稳定币牌照,它将构建起一个强大的金融科技生态:
支付牌照:打通法币出入金通道。
VATP牌照:提供合规的RWA及其他虚拟资产交易场所。
稳定币牌照:发行链上交易的核心媒介。
这三者的结合,使其能为用户提供从法币到稳定币,再到投资RWA资产的全链路服务,形成难以撼动的竞争壁垒。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落地,不仅是为稳定币市场提供了清晰的监管框架,更是为RWA这一更宏大叙事的展开,点燃了引擎,铺平了道路。
蚂蚁、京东、小米等科技巨头的涌入,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和技术,更是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用户基础。
可以预见,随着合规稳定币的推出,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类型的真实世界资产被“搬到”链上。巨头们围绕稳定币的竞赛,只是这场金融变革的序曲。
真正的目标,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盘活规模高达数百万亿美元的真实世界资产,构建一个更高效、更透明、更具流动性的新一代金融市场。而香港,正处在这场风暴的中心。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为行业资讯结合元话团队的个人思考,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深度的行业见解与观点。若存在侵权或者文章中有其他不实的信息,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积极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关于我们 / ABOUT US
元话RWA平台:深耕RWA技术服务,是一个利用区块链技术让房地产、碳信用、贵金属等现实资产得以代币化,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高效交易的平台。本平台借助人工智能,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资产定价、风险评估及投资策略,助力优化投资决策,提升资产流动性和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