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FDA第三期】OBSPROC namelist 变量总结

目录

  • &record1:输入文件设定
  • &record2:分析时间窗口设定
  • &record3:观测数量设置
  • &record4:质量控制和数据筛选选项
  • &record5:诊断输出选项
  • &record6:自定义区域与参考剖面参数
  • &record7:地图投影设置
  • &record8:嵌套网格定义
  • &record9:输出文件设置
  • 输出格式控制(是否保留到 ASCII 文件中)
  • 参考

本博客结合 WRFDA教程,对OBSPROC namelist 变量进行总结。

OBSPROC namelist 分为9个 namelist 区块(&record1 至 &record9)。这些变量用于控制 WRFDA(WRF Data Assimilation)系统中用于处理观测数据的 OBSPROC 程序。OBSPROC 程序的详细介绍可参见另一博客-【WRFDA教程第一期】运行观测预处理程序(OBSPROC)。

&record1:输入文件设定

变量名 描述
obs_gts_filename 解码后的观测数据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通常是一个ASCII格式的GTS观测文件。
fg_format 第一猜测场数据格式,‘MM5’ 或 ‘WRF’,取决于你的应用。
obserr.txt 观测误差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包含每种观测类型的误差信息。
first_guess_file 第一猜测数据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用于与观测作对比。

&record2:分析时间窗口设定

变量名 描述
time_window_min 时间窗口的起始时间(格式:ccyy-mm-dd_hh:mn:ss),处理时间窗口内的观测。
time_analysis 分析时间点(格式同上),用于对齐观测与第一猜测的时间点。
time_window_max 时间窗口的结束时间。

⚠️ 只有时间落在 time_window_min 和 time_window_max 之间的观测数据才会被保留。

&record3:观测数量设置

变量名 描述
max_number_of_obs 可加载的最大观测数量(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
fatal_if_exceed_max_obs 若设置为 .TRUE.,当超过最大观测数时程序将终止;为 .FALSE. 时只处理前 max_number_of_obs 个观测。

&record4:质量控制和数据筛选选项

变量名 描述
qc_test_vert_consistency 对探空资料进行垂直一致性质量控制。
qc_test_convective_adj 对探空资料进行对流调整质量控制。
qc_test_above_lid 标记高于模式顶层的观测。
remove_above_lid 移除高于模式顶层的观测。
domain_check_h 移除超出模拟区域水平范围的观测。
Thining_SATOB 对 SATOB 数据进行稀疏处理。
Thining_SSMI 对 SSMI 数据进行稀疏处理。
Thining_QSCAT 对 QSCAT 数据进行稀疏处理。

&record5:诊断输出选项

变量名 描述
print_gts_read 输出 GTS 解码诊断信息到 obs_gts_read.diag。
print_gpspw_read 输出 GPS可降水信息到 obs_gpspw_read.diag。
print_recoverp 输出压力恢复信息到 obs_recover_pressure.diag。
print_duplicate_loc 输出空间重复观测剔除信息到 obs_duplicate_loc.diag。
print_duplicate_time 输出时间重复观测剔除信息到 obs_duplicate_time.diag。
print_recoverh 输出高度恢复信息到 obs_recover_height.diag。
print_qc_vert 输出垂直一致性质量控制信息到 obs_qc1.diag。
print_qc_conv 输出对流调整质量控制信息到 obs_qc1.diag。
print_qc_lid 输出模式顶层高度质量控制信息到 obs_qc2.diag。
print_uncomplete 输出不完整观测的移除信息到 obs_uncomplete.diag。
user_defined_area 若为 .TRUE.,读取 &record6 中定义的区域。

&record6:自定义区域与参考剖面参数

变量名 描述
x_left、x_right、y_bottom、y_top 自定义区域边界(未被使用,可以忽略)。
ptop 模式顶层参考压力。
ps0 / base_pres 海平面参考压力,两者选一。
ts0 / base_temp 平均海平面温度,两者选一。
tlp / base_lapse 温度递减率,两者选一。
pis0 / base_tropo_pres 对流层顶压力,默认值为 20000 Pa。
tis0 / base_start_temp 对流层顶以上的等温温度,默认215 K。

&record7:地图投影设置

变量名 描述
IPROJ 投影类型:0=等距圆柱投影,1=兰伯特投影,2=极投影,3=墨卡托投影。
PHIC 区域中心纬度。
XLONC 区域中心经度。
TRUELAT1、TRUELAT2 投影的真实纬度。
MOAD_CEN_LAT 母域的中心纬度。
STANDARD_LON 投影方向的标准经度。

&record8:嵌套网格定义

变量名 描述
IDD 当前处理的域编号,对WRF应用非常关键(XLONC≠STANDARD_LON时设为2,否则设为1)。
MAXNES 所需的最大嵌套域数量。
NESTIX 每个域在 y 方向(I方向)的维度大小。
NESTJX 每个域在 x 方向(J方向)的维度大小。
DIS 每个网格域的水平分辨率(单位:km)。
NUMC 每个嵌套域的母域编号。
NESTI, NESTJ 嵌套域左下角 (1,1) 点在母域中的位置(I, J坐标)。

✅ 对于WRF应用:NUMC(1)=1,NESTI(1)=1,NESTJ(1)=1。

&record9:输出文件设置

变量名 描述
prepbufr_output_filename 输出的 PREPBUFR 格式观测文件名。
prepbufr_table_filename 固定为 ‘prepbufr_table_filename’,无需更改。
output_ob_format 设置输出格式:1为PREPBUFR,2为ASCII,3为两者都输出。
use_for 指定用途:‘3DVAR’、‘FGAT’ 或 ‘4DVAR’。
num_slots_past / num_slots_ahead 分析时间前/后的时段数量(用于时序观测处理)。

输出格式控制(是否保留到 ASCII 文件中)

变量名 描述
write_synop、write_ship、write_metar、write_buoy、write_pilot、write_sound、write_amdar、write_satem、write_satob、write_airep、write_gpspw、write_gpsztd、write_gpsref、write_gpseph、write_ssmt1、write_ssmt2、write_ssmi、write_tovs、write_qscat、write_profl、write_bogus、write_airs 控制是否将对应类型的观测保留到 ASCII obs_gts 文件中。设置为 .TRUE. 表示保留。

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WRFDA原理及实现,WRF,WRF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