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精通之路:起源、应用、高级特性一网打尽!

目录

  • 一、Redis简介
    • 1、Redis起源与发展
      • (1)Redis的起源
      • (2)Redis的发展
      • (3)Redis的优势
    • 2、Redis特点
      • (1)支持多种数据结构
      • (2)高性能
      • (3)持久化机制
      • (4)高可用性
      • (5)灵活的过期策略
      • (6)支持事务管理
      • (7)支持管道技术
      • (8)监控和故障排查
    • 3、Redis应用场景
      • (1)缓存
      • (2)消息队列
      • (3)排行榜
      • (4)社交网络
      • (5)实时分析
      • (6)地理信息存储
      • (7)分布式锁
  • 二、Redis安装与配置
    • 1、Redis安装步骤
      • (1)环境准备
      • (2)下载Redis源码
      • (3)解压源码包
      • (4)编译和安装
      • (5)安装Redis服务脚本
      • (6)配置Redis
      • (7)启动和关闭Redis服务
      • (8)连接Redis
    • 2、Redis配置文件解析
      • (1)基本配置
        • daemonize
        • pidfile
        • port
      • (2)网络配置
        • bind
        • timeout
      • (3)安全配置
        • requirepass
        • rename-command
      • (4)快照持久化
        • save
      • (5)AOF持久化
        • appendonly
        • appendfsync
      • (6)内存管理
        • maxmemory
        • maxmemory-policy
      • (7)客户端超时
        • client timeout
      • (8)监控与日志
        • loglevel
        • logfile
      • (9)其他配置
        • supervised
        • dir
    • 3、Redis启动与关闭
      • (1)Redis启动
        • 通过命令行启动
        • 作为守护进程启动
        • 使用systemd管理
      • (2)Redis关闭
        • 通过命令行关闭
        • 通过systemd关闭
        • 通过杀进程关闭
      • (3)客户端连接Redis
  • 三、Redis数据类型与操作
    • 1、字符串操作
      • (1)设置与获取字符串
      • (2)自增与自减
      • (3)获取子字符串
      • (4)追加字符串
      • (5)字符串长度
      • (6)设置过期时间
      • (7)批量设置
      • (8)位操作
      • (9)实际应用场景
    • 2、散列操作
      • (1)创建和获取散列
      • (2)批量设置和获取
      • (3)判断字段是否存在
      • (4)删除字段
      • (5)获取字段数量
      • (6)获取所有字段名或值
      • (7)散列的遍历
      • (8)散列的计数
      • (9)实际应用场景
    • 3、列表、集合、有序集合操作
      • (1)列表操作
      • (2)集合操作
      • (3)有序集合操作
      • (4)实际应用场景
  • 四、Redis高级特性
    • 1、事务管理
      • (1)事务的概念
      • (2)Redis事务的实现
      • (3)事务的原子性
      • (4)事务的隔离性
      • (5)事务的持久性
      • (6)实际应用场景
      • (7)注意事项
    • 2、持久化机制
      • (1)Redis配置文件解析
        • 持久化配置项
        • RDB持久化
        • AOF持久化
        • 持久化的选择
        • 持久化的最佳实践
    • 3、哨兵与集群
      • (1)哨兵系统
      • (2)集群模式
      • (3)哨兵与集群的选择
      • (4)实践建议
  • 五、Redis性能优化
    • 1、内存优化
      • (1)合理设置过期时间
      • (2)使用合适的数据结构
      • (3)内存淘汰策略
      • (4)键空间优化
      • (5)内存分析工具
      • (6)缓存预热
      • (7)监控内存使用
    • 2、网络优化
      • (1)调整TCP参数
      • (2)使用管道技术
      • (3)优化客户端连接
      • (4)使用SSL/TLS
      • (5)网络带宽优化
      • (6)监控网络性能
      • (7)故障排查
    • 3、监控与故障排查
      • (1)监控工具
        • INFO命令
        • MONITOR命令
        • SLOWLOG命令
      • (2)故障排查方法
        • 日志分析
        • 连接问题排查
        • 性能问题排查
        • 持久化问题排查
        • 使用Redis诊断工具
      • (3)最佳实践


一、Redis简介

1、Redis起源与发展

Redis,全称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一个开源的使用ANSI C编写的高性能键值对存储数据库。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高速缓存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中的数据存储问题。

(1)Redis的起源

Redi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9年,由意大利程序员Salvatore Sanfilippo(网名antirez)开发。当时,Salvatore在一家名为VividCortex的初创公司工作,需要为公司的实时监控系统设计一个高性能的内存数据存储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现有的数据库系统无法满足性能需求,于是决定自己开发一个全新的存储系统,这就是Redis的诞生。

(2)Redis的发展

自2009年发布以来,Redis迅速在开源社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由于其出色的性能和丰富的数据结构支持,Redis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如缓存、消息队列、排行榜、社交网络等。

以下是Redis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

  • 2010年:Red

你可能感兴趣的:(项目实战,redis,数据库,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