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Tier1 supplier梳理

我是穿拖鞋的汉子,魔都中坚持长期主义的汽车电子工程师。

老规矩,分享一段喜欢的文字,避免自己成为高知识低文化的工程师:

做到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一是去掉多余,凡事找规律,基础是诚信;二是系统思考、大胆设计、小心求证;三是“一张纸制度”,也就是无论多么复杂的工作内容,要在一张纸上描述清楚;四是要坚决反对虎头蛇尾,反对繁文缛节,反对老好人主义。

不觉间来到夏初六月,横坐在电脑前,敲击点文字,对自己也算一个时间的记忆,多年后再次点击,也期待那时会像触发记忆的闸口,让现在的这点岁月传递至那时那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趋势带给自己的深思

最近一周给自己的最震撼的莫过于小米YU7的大爆,20万+价格,大定超过30万以上,一直在吐槽消费力不行的,喊出需要刺激消费的人,麻烦看看!!!所谓“消费降级”本质是需求升级未被满足的伪命题。当产品以25万价格提供50万价值、用技术解决真实痛点、以生态构建体验护城河,消费力便会喷涌而出。这记耳光不仅打向唱衰者,更警示行业:刺激政策不如打磨产品,用户不为噱头感动,只为体验投票。

作为个体,作为从事汽车行业的一个老兵,内心一直羡慕欧洲、北美那些汽车同行,享受着超长假期(140+天),超好福利,而自己一直身陷996,还要“中天悬剑”,时时担心裁员、失业。这是为何?

以往BBA高档车国人购买,需要多付出更多价钱才可以到手,品牌增价效应严重,同样一个车载部件,满足同样功能(国内供应商技术近些年突飞猛进),国内和国外几乎没有区别,为何这些车还有采购他们本国的零部件呢?因为需要养活他们背后的供应商,增加价值,增加税收,政府才有钱维持高福利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车载总线类型,思考,汽车中央控制单元HPC软件架构,人工智能,汽车,架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