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入深:Python异步函数调用的艺术 - 从脚本到API架构设计

文章目录

      • 引言:异步编程的新范式
      • 一、基础篇:事件循环中的直接调用
        • 1.1 理解异步执行模型
        • 1.2 简单调用示例
        • 1.3 关键注意事项
      • 二、进阶篇:API接口中的异步调用
        • 2.1 为什么需要API封装?
        • 2.2 FastAPI实现示例
        • 2.3 调用对比分析
      • 三、架构篇:分层设计的最佳实践
        • 3.1 问题:紧耦合的陷阱
        • 3.2 解决方案:三层架构设计
          • 3.2.1 核心业务层 (core/retrieval.py)
          • 3.2.2 API接口层 (api/endpoints.py)
          • 3.2.3 脚本/测试层 (scripts/test_retrieval.py)
      • 四、高级技巧:生产环境优化
        • 4.1 超时控制
        • 4.2 并发优化
        • 4.3 缓存机制
      • 五、总结:异步编程的调用哲学

掌握异步编程的核心不仅是理解语法,更要学会在不同场景下优雅地调用异步函数

引言:异步编程的新范式

Python的async/await语法彻底改变了我们处理I/O密集型任务的方式。但许多开发者只停留在基础使用,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retrieval_question函数,带你从基础调用到生产级架构设计,全面掌握异步函数调用的艺术。

class RetrievalRequest(BaseModel):
    question: str
    dataset_ids: List[str] 
    page_size: int = 1
    vector_similarity_weight: float = 1.0
    similarity_threshold: float  # 关键参数

async def retrieval_question(request: RetrievalRequest):
    """核心检索逻辑"""

一、基础篇:事件循环中的直接调用

1.1 理解异步执行模型

异步函数的核心特点是非阻塞执行,当遇到I/O操作时,事件循环会挂起当前任务,转而执行其他任务。这种机制在以下场景特别高效:

  • 数据库查询
  • 网络请求
  • 文件I/O操作
1.2 简单调用示例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main():
    # 构造符合类型提示的请求对象
    request = RetrievalRequest(
        question="Python异步编程的最佳实践",
        dataset_ids=["python-advanced"],
        similarity_threshold=0.85  # 必填参数
    )
    
    # 核心调用:await + 异步函数
    result = await retrieval_question(request)
    print(f"检索结果: {
     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asyncio.run(main())  # 启动事件循环
1.3 关键注意事项
  1. 参数验证:Pydantic模型会在构造时自动验证类型
  2. 必填字段:没有默认值的字段必须显式提供
  3. 错误处理
    try:
        result = await retrieval_question(request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python,网络,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