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ink 是由 PCI-SIG(PCI Express 特别兴趣小组) 发布的高速互连接口标准,全称为 “Optical-copper Link”。
它主要为了解决 PCIe 在板间、模块间、短距离设备间互连时的接口形态限制,特别是在布线灵活性和节省空间方面。
OcuLink 支持 PCIe 3.0、4.0、5.0 等标准,可通过铜缆或光缆进行高速传输,并支持 SFF-8611/8612 等连接器形式。
参数项 |
说明 |
定义组织 |
PCI-SIG |
首发版本 |
PCIe 3.0(2015年发布),后支持到 PCIe 5.0 |
数据速率 |
单通道最高支持 32 GT/s(PCIe 5.0) |
通道数(Lanes) |
x1 / x2 / x4(常见) |
差分阻抗 |
85 Ω |
传输距离 |
铜缆:通常 <1 米;光缆支持更长距离 |
传输介质 |
铜缆(DAC)、光缆(AOC) |
连接器标准 |
SFF-8611(PCB端) / SFF-8612(线缆端) |
兼容协议 |
PCIe、SAS、NVMe |
[主板端接口 SFF-8611] ←→ [OcuLink 铜缆/AOC] ←→ [扩展设备:SSD、GPU、转接卡]
类型 |
描述 |
传输速率 |
应用举例 |
DAC 铜缆 |
无源高速铜缆,<1m 优化传输 |
8–32 GT/s |
内部连接主板 ↔ 存储卡 / GPU等 |
ACC 铜缆 |
带均衡芯片的主动铜缆,抗衰减 |
可达 2–3 米 |
主板 ↔ 机箱背板 |
AOC 光缆 |
主动光缆,适合高频低衰减长距离传输 |
高达 100G+ |
跨板卡 / 跨模块连接 |
应用场景 |
描述 |
PCIe SSD 扩展 |
OcuLink 连接主板与 NVMe SSD 背板,提供简洁的 x4 PCIe 通道 |
GPU/FPGA 模块互连 |
多 GPU / FPGA 卡之间的高速连接,减少布线复杂度 |
服务器内部模块化连接 |
将主板与 I/O 模块、加速器模块以 OcuLink 方式互连 |
边缘计算设备 |
空间紧凑设备中替代传统 PCIe 金手指或笨重线缆,实现灵活接口布局 |
工业/嵌入式平台扩展 |
工控主板通过 OcuLink 扩展存储、图形、通信模块 |
接口类型 |
带宽能力(x4) |
接头尺寸 |
支持协议 |
应用方向 |
OcuLink |
PCIe 3.0/4.0/5.0 |
小型(SFF-8612) |
PCIe/SAS/NVMe |
模块间互联、扩展设备、服务器内部 |
MiniSAS HD |
SAS 12G x4 |
中等 |
SAS/PCIe |
存储互连 |
SlimSAS |
PCIe 4.0/5.0 |
小型紧凑 |
PCIe/SAS |
高速主板↔背板连接 |
MCIO |
PCIe 5.0/6.0 |
更小更高密度 |
PCIe/CXL/UCIe |
高密度服务器互连、加速器链路 |
OcuLink 比 MiniSAS 更小巧,比 MCIO 更成熟,适合中等速率、结构灵活的场合。
避免线缆急弯,保持 ≥10倍线缆直径的弯曲半径
保证线缆阻抗匹配(85Ω),避免连接器不兼容
铜缆连接距离建议 ≤1 米,AOC 可达 5–10 米
注意 EMI 屏蔽结构与线缆交叉布局,避免信号干扰
OcuLink 是为短距离高速连接设计的灵活互连方案,结合 PCIe 协议和紧凑连接器,适用于 服务器模块间互连、NVMe SSD 扩展、GPU链路连接、工业平台扩展等。
作为一种标准化、高密度、高速的接口,OcuLink 在现代布线中为节省空间、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供了极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