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按测试技术划分
1、白盒测试
2、黑盒测试
3、灰盒测试
二、按测试阶段划分
1、单元测试
2、集成测试
3、系统测试
4、验收测试(正式验收测试、Apha测试、Beta测试)
三、按被测试对象是否运行划分
1、动态测试
2、静态测试
四、按不同的测试手段划分
1、手工测试
2、自动化测试
五、按软件质量特性内容划分
1、功能测试(界面测试)
2、可靠性测试
3、易用性测试
4、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并发测试、稳定性测试)
5、兼容性测试
六、其他测试
1、冒烟测试
2、回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
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即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
里面是如何运作的。“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方法:
①语句覆盖:确保每条语句在程序中执行一次。
②判定覆盖:每个判断的分支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经历一次。
③条件覆盖:使得判定的条件都至少满足一次。
④判定条件覆盖: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必须都满足。
⑤条件组合覆盖:每个判定的条件的各种取值组合至少出现一次。
⑥路径覆盖:执行所有可能执行的路径。
黑盒测试,它是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中,把程序看作一个不
能打开的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
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而产生正确
的输出信息。黑盒测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
进行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
①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是一种典型的、常用的黑盒测试方法,这种方法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个
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有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
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 有效等价类:合理的输入数据
· 无效等价类: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等价类分析步骤:
Ⅰ、为每个输入划分等价类,得到等价列表,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唯一编号
Ⅱ、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的覆盖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是得所有
有效等价类均被测试用例覆盖到。
Ⅲ、设计一个测试用例,使其覆盖一个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使得所有无效等价类均
被覆盖。
②边界值划分
边界值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假设大多数的错误是发生在各种输入条件的边界上,如果在边
界上的取值不会导致程序出错,那其他的取值导致程序出错的可能性也很小。
是对等价类划分法的一种补充。边界值的分析基本思想:正好等于、刚好大于、刚刚小于边
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
③错误推测法
错误推测法是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
试用例的方法。
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
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以前产品测试中
曾经发现的错误等,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 输入表格为空
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④因果图法
因果图是从需求中找出因(输入条件)和果(输出或程序状态的改变),通过分析输入条件
之间的关系(组合关系、约束关系等)及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绘制出因果图,在转化成判定表,
从而设计出测试用例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各种输入条件之间存在某种相互制约关系或者输出结果依赖于各种输入条
件的组合时的情况。
因果图分析步骤: